那些年你所不知道的上海规划
1946版上海市都市计划(1946-1949)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此次规划编制历经1946年至1949年四年,总共完成三稿方案。在编制都市计划中,发挥当时一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才智,采用了 “有机疏散”、“快速干道”和“区域规划”等新的城市规划理论。
内容:
●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提出,都市布局要从区域规划入手,以“有机疏散”为目标,使居住地点与工作、娱乐及生活上所需的其他功能,保持有机联系。该版规划已经包含生态控制内容,提出市中心要保持32%绿地和旷地。
●1948年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确定上海为港埠都市,是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是中国与国际的金融中心。>>>详情
1953版 《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上海的城市职能由一个多功能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城市转变成单一功能的内向型生产中心城市,逐渐成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财政支柱。
内容:
1953年《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按照发展工业的主导方向,提出疏散旧区稠密的人口和居住靠近工作地点的原则。方案强调建筑艺术布局,采用多层次环状放射、轴线对称的道路系统。>>>详情
1959版 《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1959)
59版总体规划首次将规划范围扩大至全市域
1959年,党中央提出中央与地方工业并举的方针,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上海、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上海市辖区面积从606.18平方公里扩大为6185平方公里。与此相适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邀请建筑工程部规划工作组编制完成《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编制了《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草图》。
内容:
59版规划首次将规划范围扩大至全市域,在空间布局上提出要压缩旧市区,控制近郊区,发展卫星城镇。
该版规划也强调了生态控制的重要性,城市的大门,如港埠、铁路、公路等都应绿化,楔入市区,以便夏季通风,降低市内温度;市区边缘规划环城绿带;在卫星城镇布置更多绿地。>>>详情
1986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修改稿)》(1986)
第一个经过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
上世纪80年代后,上海从改革开放前的以工业为单一功能的内向型生产中心城市逐步向多功能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城市发展。
内容:
将上海置于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定位,确定上海的城市性质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 1986年,国务院批复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信息和文化中心,同时还应当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86版规划提出城市布局的基本设想,即“改造和建设中心城,积极开发浦东地区;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南岸两翼展开”、中心城建设采用“多心开敞式”的布局;形成以黄浦江为发展轴、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发展的格局。>>>详情
2001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从“浦江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以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上海进入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为适应浦东开发开放的建设需求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在1992年编制完成《浦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洋山深水港规划的战略部署,于1999年正式上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9年-2020年)》。 2001年,国务院原则批复同意。
内容:
在 “四个中心”总体目标指引下,2001版总体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提出了“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确立了“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体系。
规划提出,上海的城市发展空间从“浦江时代”拓展到“长江时代”,在传统的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滨江沿海发展轴;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并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这些特点符合上海总体发展方向,也与上海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相匹配,使得城市总规成为指导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律文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