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阿尔山市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 万户居民告别“板夹泥”)
“昨天晚上,我做梦又回到林海街的老房子了,听见好几条狗在大声吠叫,房子顶上又开始掉土渣子,心里一急,人就醒过来了。”说这话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81岁的毕殿花老人。老人告诉记者,最近她经常梦起过去。1959年3月,她们全家住上了板夹泥住房。其后58年,虽有几次搬家,但一直住的还是板夹泥。2017年8月,老人搬至现在的阿尔山市圣泉小区的楼房里。
阿尔山市位于大兴安岭林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第一代林业工人就开始在这里工作生活,最多时,职工与家属达5万多人。长期以来,一排排面积狭小、漏风漏雨的板夹泥房屋,加上柴门、狗吠、鸡鸣等,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林区住房风情。
2009年,阿尔山市开始解决棚户区问题,2014年春天开始大规模改造。从那时起,兴安盟及阿尔山市把棚改作为“天字号”工程,截至今年年初,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共计10200户居民入住新居,基本完成了阿尔山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67岁的周秀荣对老房子记忆犹新,因地方狭小、取暖效果差,喜爱花草也实在不敢多养。屋里冷得没办法时,她只好与那几盆花一起挤在土炕上。记者环顾其新居,只见四处摆放着芙蓉、水仙、水梅等各种花卉,在明媚的阳光下,一片生机盎然。
87岁的张奇友现住伊林小区4号楼,在72平方米的家里,记者看到有大大小小4个鱼缸,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有近千条,蔚为壮观。老人说,虽然非常喜欢养鱼,但那些年全家5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因为养鱼可没少吵架。
临走前,记者又得到一个消息,阿尔山市决定在白狼镇保留90户老房子,其中一些用于“林俗村”改造。届时,在阿尔山市东南方27公里处,几代林区人所熟悉的旧日时光还将再现:林涛阵阵,白雪飘飘,柴门闻犬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