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王玉志代表:应切实推进“租购同权”,持之以恒、稳步推进。
张少康委员:多主体供给,有利于抑制投机,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莫天全委员:老百姓想租、敢租、敢住,租赁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何平代表:房地产调控要更加注重差别化,实行“分类调控、因城施策”。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代表委员们表示,这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的明确方向,对于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方发力,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住房需求还在不断扩大,要有效满足这些需求,首先得在供给上下功夫。”山东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代表认为,尽管我国居民住房条件已经大幅改善,但努力的空间仍然很大。
“多主体供给,有利于抑制投机,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广东省住建厅厅长张少康委员认为,此举将改变住房供应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占绝对大头的状况,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委员表示,未来,住房供应将从单一的商品房向保障房、共有产权房、长租公寓等延展,建设主体也会覆盖政府、企业、农村合作社等。
“多主体”不仅指向住房建设,也指向土地供应。在王玉志看来,目前单一的政府供地渠道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逐步解决。除了政府供应以外,还应在企业、集体土地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多渠道保障,丰富了住房保障的实现形式,让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也有更多机会获得更好的住房保障。”张少康表示。
四川省巴中市市长何平代表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政府保障职能,同时发挥好市场作用,充分发动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推进“两个多”,尚存一些亟须破除的瓶颈。张少康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有待明确;二是与各种住房供应模式相匹配的土地、税收、金融等相关支持政策还需尽快完善。
租购并举,发展壮大租赁市场
“提出‘租购并举’,把租房和购房放到同等位置,体现了我国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思路的全新转变。”张少康认为,这一安排有望让租房成为实现住有所居的一种重要形式。
租购并举,重点在租,短板也在租。“目前,发达国家一般有1/3以上的人口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而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5。”莫天全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置业习惯的差别,但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租房市场更为完善。
租购并举的关键,就在于让租赁市场发展壮大起来。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综合施策、多管齐下。
“要从优化存量和做好增量两方面入手。”张少康认为,下一步,要大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和老旧社区改造、完善各种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存量租赁住房品质;同时要通过在新增出让用地中配建租赁住房、鼓励企业持有和经营租赁住房等举措,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张少康建议,进一步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一方面,要完善住房租赁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有效保障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租房者的权利应得到更好保障。王玉志建议,应切实推进“租购同权”,在户籍、子女上学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给予租房者同等待遇。“受现有教育资源有限等影响,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持之以恒、稳步推进。”
“老百姓想租、敢租、敢住,租赁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莫天全相信,无论租还是购,有了稳定渠道和制度保障,老百姓对未来就会有稳定预期,住房市场也就会更加稳定。
分类调控,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过去一年,在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持续回落,热点城市房价总体稳定,为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楼市调控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调控最直接的目标是遏制房地产投机,但最终目的仍是保障住有所居,支持刚需人群的居住需求。”莫天全表示。
“当前形势下,房地产调控要更加注重差别化,实行‘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何平说,在金融方面,要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行情,实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在土地供应方面,要坚持分区域精准施策,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把控好规模、时序、布局;在财税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房地产业发展定位,既重视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防止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从而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质属性。
“对于去库存工作,因地制宜、精准调控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关键。”莫天全表示,目前我国三四线城市住房库存呈现出分化态势,一部分城市压力依然很大,需要有条不紊地去库存;还有一部分城市已经告别了库存积压,转而面临房价上涨的压力,需要有效调控、及时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