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活丰富多彩服务细致入微 台老人公寓映出“夕阳红”)
图为阳明老人公寓的住所。
图为长庚养生文化村的住所。
图为老人在老人公寓的菜地里种菜。
“看,这是我今天早上写的毛笔字,老师夸我写得好。住在这里,每天的生活很丰富,护理人员和志工对我的照顾也很细致。”记者眼前的这位老人叫陈端和,是台北市阳明老人公寓的住户。年近九旬的他精神矍铄,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书法作品,并表示自己住在老人公寓很惬意,有家的温暖,却比家里过得更精彩。
陈端和的舒心生活不是个案。在台湾,有不少长者在老人公寓里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贴心的服务,这些老人公寓注重“银发社区”的营造,让老人在公寓里有所居、有所养、有所乐,摆脱过去给人“老人被遗弃”的消极印象,映出美丽“夕阳红”。
居家感觉,业余活动丰富
从台北市区出发约30分钟,车便行驶至桃园市龟山区。不久可以看到一大片起伏的绿地,绿地中有几栋现代化的建筑:这正是长庚养生文化村的所在地。
走进长庚养生文化村,记者看到老人们有说有笑,做着符合各自兴趣的活动:有人在菜地种菜、有人在KTV唱歌、有人在画画、有人在打台球、有人在祈祷室祈祷……丰富的业余生活,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原先我住在家里,但是子女们平时都忙,所以白天都没有人说话,也找不到业余活动,就只能坐着休息或看电视。”陈端和说,人的年纪越大,越需要热闹和陪伴,同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做到老”,这样才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
除了为老人安排各式各样的业余活动、请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多陪伴老人,许多台湾老人公寓还注重提供优质的居住场所,既让老人住得舒适,同时也能让他们住得起。例如长庚养生文化村的一室一厅(约46平方米)单人住宿费大致为4600元(人民币,下同),双人为5700元,包含住宿、健康照护、紧急照护、公共设施维护等费用。而房间内则按照居家的布局进行设计,让他们感觉更温馨。
对于部分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可以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补助,从而也能享受到老年公寓的居住。不过,台湾老年公寓主要面向生活能够自理的长者,因而入住者除了年龄上有要求(65岁以上),还必须接受健康检查,合格者才能入住。
规范细致,确保服务品质
让长者在老人公寓安度晚年,除了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活动,细致入微的服务和严格的服务团队管理也必不可少。
在台湾,许多老人公寓都很重视服务的贴心与人性化:比如在设施设备上,老人房间的墙壁上都有手扶栏杆,方便老人在行走不便时使用;卫生间和床的两侧都安有“救命绳”,以便老人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寻求救援;甚至种菜的菜地都刻意堆高,以免老人弯腰种菜伤及身体。而在老人的生活习惯与身体调养上,老人公寓都会有专门的护理师为长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看用药用餐情况、每天做血压血糖测量等。如果老人在就餐时段点名未出现,或半日内未出房门,管理人员会及时上门了解情况。
服务的贴心离不开服务团队的严格管理。如何才能让服务人员悉心照顾老人,减少虐待老人等事情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长庚养生文化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台湾的护工及社工管理体系相对完备。一方面,各养老机构会安排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提升技能,并鼓励考取证照,且为他们制定了很详细的操作守则;另一方面,养老机构和主管部门也很重视长者的投诉建议和满意度调查,一旦发现服务人员有违规行为(例如收红包、虐待老人等),相关人员会被处罚甚至禁止从业,其所在的养老机构也有可能被勒令整改甚至停业。
阳明老人公寓的相关负责人则提到,在台湾,工作人员不仅可能面对负面的惩罚和约束,同时也会有正向激励。比如他们的起薪比平均工资高,如果考取相应证照还可以加薪。“像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护工或社工可达七八千元,如果拿到证照,则可以达到1万元甚至更多。”
而在志愿者团队的管理上,台湾老人公寓也表现出细致化的特征:通过细化志愿者可参与服务的时间段和项目(比如修花圃、采购、教钢琴等),合理分配志愿者,尽可能避免志愿者服务时间“冷热不均”、服务工作无所适从。此外,部分老人公寓“青银共居”项目的推出,让一些优秀且热心服务老人的学生,与老人共同居住并给予陪伴,同时也减轻自身租房压力(每个与老人合租的年轻人,仅需每月交房租700元)。
体系完善,实现多层照顾
老人公寓只是台湾多层次养老照护模式中的一种,实际上,台湾地区在养老服务方面有较多成熟经验,建立起从社区照顾、居家照顾、老人公寓、安养机构到养护机构、长期照顾机构、护理之家、安宁疗护等全方位的照护体系,覆盖不同身体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的老人群体。
比如阳明老人公寓所属的恒安照护集团,与长庚养生文化村所在的长庚医疗,都有多层次的养老照护机构和服务团队,其中恒安照护集团提供社区、居家、机构的照护量每天超过1万人。
而从台当局主管机构的层面来说,台湾自2007年起,实施覆盖全社会的“十年长照计划”,服务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老人,服务项目包括:居家照顾、居家护理、社区照顾、机构照顾、老人送餐、交通接送、喘息服务、辅具购租等。
台当局依据老人失能程度与家庭经济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低收入家庭当局全部买单,中等收入家庭当局补贴90%,其他家庭当局补贴60%。
此外,台湾鼓励民间投资社会福利事业,私人投资非营利性的社会福利机构可以享受免税优惠,极大地调动了民间积极性。自上世纪90年代起,台湾养老机构从公营为主,逐渐转变成现在的纯民营或公办民营。
对于许多曾经“低小散”的低质量安养机构,台当局也没有“一刀切”勒令关门,而是要求自行申报,同时订出行业标准,并对其进行转型辅导。如在考核后,这些机构能够合格,则成为合法经营的养老场所,否则请其退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