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冬奥场馆全面开工(事件新闻))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效果图。
(资料图片)
随着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工程建设指挥部近日透露,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新建场馆建设积极推进,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总体规划已经确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全面开工。
场馆建设加快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国家体育场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场馆均位于此。如今,在奥林匹克公园西侧,正在兴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它也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城区唯一新建的竞赛场馆。
在施工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土地平整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国家速滑馆项目从今年开始进场施工,设计方案采用了国际招标。”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透露,目前,国家速滑馆PPP项目招标资格预审工作顺利完成。该项目共10家企业报名,经专家组评审,有7家企业通过资格预审。下一步,项目招标等工作将加紧进行,力争12月份完成招标。
据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场馆建设改造项目共计18项。除了国家速滑馆,还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单板大跳台、首体综合训练馆等共计5个新建场馆;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为2个新建非竞赛场馆。另外,有8个既有场馆将进行改造,有3个临建场馆用于颁奖及新闻报道。
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场馆规划建设工作也在加快进行。例如,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中心、张家口赛区的越野滑雪中心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环保先行
除了场馆建设改造项目外,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顺利,这些项目将在2019年底完工,为2020年的测试赛做好准备。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表示,场馆建设既要注重赛时需要,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同时还要注意赛后的利用,努力打造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永久资产。
项目施工,环保先行。以北京市延庆区小海坨山为例,这里将在2022年冬奥会时举行高山滑雪、雪车雪橇比赛。两年前,一支环保专家团队就已提前进驻,并制定出一批环境保护评估项目和系统的考核指标。据了解,工程项目给所有移植树木制作了树木“身份证”,用于精准移栽。
据悉,三个赛区的市政、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都已启动建设。其中,延庆赛区海拔超过2000米,为了降低配套设施对地面生态的影响,工程建设采用了先进的复杂岩石地形盾构技术,让市政管线实现“地下穿越”。目前,这条全长7.8公里的综合管廊正在紧张建设中。
专家表示,北京携手张家口共同承办2022年冬奥会,将有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赛事承办地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近年来这里的“冰雪经济”大幕已经率先开启。数据显示,2016—2017年雪季崇礼全区共接待游客267.6万人次、收入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2.7%。
造福群众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建场馆赛后利用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很多新建场馆在设计之初就已考虑了赛后利用,以更好地惠及群众。“我们要汇聚各方资源,集各方之智,引进先进技术,在后奥运的运营过程中,实现奥运场馆的反复利用、综合利用。”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武晓南表示。
在既有场馆利用中,“鸟巢”“水立方”等也将通过改造,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重放异彩。“比如,‘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就将在原有的游泳池中搭建可转换的支撑结构,并在上面覆盖以临时的冰面。冬奥会赛后这样的设施可以移到别的地方继续使用,这样‘水立方’就能恢复游泳池的功能。如需要再举办冰壶比赛或者其他冰上比赛,把那套临时结构又移回游泳池中,就可以实现冰水无缝衔接的转换。”武晓南介绍说。
在国际奥委会的见证下,曾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五棵松体育馆仅用了6小时就完成了冰球场和篮球场之间顺利转换。未来,这些场馆连同“冰丝带”、小海坨山等地的新建场馆,将成为大众冰雪活动的场所,实现奥运遗产造福群众。
“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和配套设施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党组书记、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工程建设指挥部执行指挥王钢表示,北京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要求,交上一份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