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地产 - 市场 - 正文

二线城市竞发户籍“邀请函”

(原标题:二线城市竞发户籍“邀请函”)

原标题:二线城市竞发户籍“邀请函”

  陕西大学生科技创业公司“第六镜”运营团队的成员在工作室合影。新华社发

  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毕业生在毕业背板前合影。新华社发

大学本科毕业,原本铁了心留在北京的小鲁,现在不打算当“北漂”了。

“‘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很多落户优惠政策。”小鲁说,“我投了几份成都和杭州的工作。毕竟和首都相比,那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要小一些。”

“逃离北上广”再引热议,源于多地落户政策的密集出台。其中,武汉、长沙、成都、济南等多个省会城市或重点城市,向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伸出橄榄枝。“租房就可落户”“先就业再落户”“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频出,被形容为“抢人大战”。与此同时,积分落户等落户限制条件,亦出现在各地的户籍新政当中,渐成“标配”。

二线城市放宽 完善落户制度

记者梳理发现,在已经出台户籍新政的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中,均对落户设定了积分或限制条件。

例如,河南郑州在落户条件中明确,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不得超过2年;江西南昌则要求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满2年,并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保;福建厦门提出,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按照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建立积分落户制度;湖北武汉提出,在中心城区实行积分落户制度,但放宽开发区、新城区区域落户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文凯说,各大城市密集出台户籍新政,是在中央户籍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其中,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则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2016年,《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则提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专家指出,特大城市设置落户门槛,是为了解决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积分等条件加以控制,以使城市有序发展,实现转型。

吸引专业人才 优惠政策频出

相对于针对一般人群的落户门槛,各大城市对于高校毕业生可谓是“大门常打开”。为了吸引专业人才落户,各地争相“放大招”。

江苏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湖北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山东济南则全面放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四川成都可以凭毕业证落户;湖南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

对于住房等“痛点”,这些城市也纷纷推出“大礼包”。有的只要租房即可落户,有的还为毕业生提供租房、购房补贴。

武汉将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南京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最高每年可达1.5万元,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获得3万元至6万元的购房补贴。

对于高端人才,各地同样不吝资金支持。厦门对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长沙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到杭州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有机会获得一次性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专家认为,一些地方限制一般人口增长,但是仍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以谋求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孙文凯说,省会城市及重要中心城市“抢人才”,其实是在控制人口规模的前提下,增加了某方面的权重,使得专业人才更容易落户。

户口并非万能 尚需综合施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

按照有关规划,2020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孙文凯说,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与中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国际经验显示,这一阶段人口仍将持续向大城市流入。因此,小城市放开、大城市控制的户口迁移政策,仍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尽管敞开怀抱招纳英才,但各大城市的人才流入却有些冷热不均。新政实施后,有的城市“门庭若市”,有的城市却“门可罗雀”。

对此,孙文凯表示,户口不能“包治百病”,只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优良的经济条件,户口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了。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城市而言,同样的政策,与沿海城市相比,集聚效应就消了不少。

受访专家表示,下一步的户籍改革,不能避重就轻,要啃硬骨头。孙文凯认为,从户籍改革思路来说,一定要顺应经济规律,减少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壁垒。为此,应增加人口流入地区的中央转移支付。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投靠型’城镇化趋势会愈发明显。过去是农民工进城,未来老人、孩子也会一起进城,对应的城市公共财政支出压力也会增大。”孙文凯说,除此之外,统筹社会保障也同样重要。

此外,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与城市规划能力的不足关系密切。专家认为,要用合理的城市管理和规划,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问题。

一线城市收紧 控制人口增量

来自猎聘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中,杭州、深圳、武汉、西安、苏州名列前五。北京、上海、广州虽名列前十,但人才流入率已低于很多二线城市。

有学者指出,人才从特大城市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中、小城市更好地发展。

房价高企、落户不易,种种因素导致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入率放缓。今年,对于高校非京籍生源毕业生,北京依然实施户口指标“总量封顶”,且将继续大幅缩减。此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就业报告已显示,2016年,两校毕业生的留京率就已跌破50%。

孙文凯认为,北京给户口指标设限,是希望通过控制“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国有部门的户口指标数量,来限制人口增量。但是从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对于调整人口规模有一定影响,但对人口总量的影响不大。

“决定人口总量的关键因素还是经济规律。”孙文凯说,户口作为一项公共福利,更多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至于能不能就业、能挣多少钱,户籍政策的影响不大。

孙文凯指出,虽然对限制人口增长作用不大,但是户籍政策对于人口结构调整还是有一定影响。专业人才会因户口留在北京;农民工等群体,即便没有户口,可能也不会离开;而中间层的人才,到二线城市能够拿到户口,生活压力也小,就会离开北京。

专家认为,长此以往,北京等中国一线城市可能会和欧美大城市一样,出现中间层人才不足的现象。

孙文凯说,这一现象是随着市场规律自发形成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现有的户口制度和户籍改革思路,也加剧了人才分层的过程。他建议,应根据情况适时、适当调整相关政策。

(责编:孔海丽、伍振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