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记者于中涛 周益帆)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执行史上最严限购令。今年5月,北京市住建委对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实施限购措施。这两天,记者走访通州多个楼盘,新盘可售房源数量不多,个别开发商在领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经历多次开盘,却没有将预售房源一次性推售,“挤牙膏”式的开盘成为个别楼盘营销的手段。
在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核心位置,大运河北段源头五河交汇之处,几处高层建筑正进行着封顶和外立面施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向一家楼盘销售中心咨询,销售人员说,目前并无房源可售,只能等到年底前再次开盘购买。“8月13号开盘卖的191套,开盘两个小时直接售罄。预计下次开盘大概年底左右,下次开盘不一定一次开到顶层,一定会分几次,买的话就得先等着了。”
所指的这栋楼今年的8月取得预售许可证,销售员解释,分楼层销售,他们并非个例。“一下子卖的话签约也签不过来,您要是问销售能不能买到,确实保证不了,想买肯定有希望。”
同样,在一家部分房源已经售罄的楼盘售楼中心,销售人员介绍,这里B系列的楼盘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其中也经历了两次开盘。“5月26取得预售许可证,5月28号开的盘。分两次,第二次是6月底7月初。第一次开的偶数层,第二次拿出一半,卖的挺火的。根本没有愁卖不出去。开发商想怎么卖就怎么卖。有办法留房,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库存。”
据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院监测显示,今年7月,通州商品住宅整体签约均价大约在35000元/平方米上下,相比去年上涨了约50%。分期开发、分批销售,除了房地产开发商以期达到持续热卖的营销效果外,链家地产曹经理认为,这种“挤牙膏式的开盘”其意还在于加推房源。二手房最终解释权在业主手里,新盘最终在开发商。预售价当时是五万三,开盘当天那栋楼是五万三到五万五。比如客户排卡排的太多,这次就130套房子,结果拍了七八百个,就要加推一些房子。加推的那部分楼全都是五万五的价。
事实上,早在2010年4月13日,住建部便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开发商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因为拟售价格不可更改,所以通过分期销售多盈利的空间很小,但可以凸显房源紧张。
张大伟说:“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违规的。但没办法监管,你要说肯定要买你是可以买的,一旦取得预售证,在有效期内价格是不可更改的。最高上限就是取得预售许可证的价格,这样来说开发商的目的是为了把市场供需结构拉平稳,凸显房源紧张。很难判断是否是捂盘,因为项目的确是处于可销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