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北京召开
10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协办,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承办的201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北京联合大学主校区隆重举行。
年会现场
开幕式上,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卢振洋、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保继刚教授、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分别致辞,并举行了智慧旅游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学术评价研究基地揭牌仪式。
保继刚教授认为,《旅游学刊》在旅游研究的理性回归中起到了构建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中国旅游研究将进入一个知识创造的高峰期,旅游学科的地位将会得到真正的认可。70后、80后将成为旅游知识创造的主力,50后、60后老骥伏枥,还会有新的贡献。
王志发副局长指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新时代、新期待,对旅游的人才培养和研究都提出来了新的期望和要求,并期望通过旅游研究年会能够深入地探讨和引导。
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嵩龄研究员,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创刊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Jafar Jafari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Dallen J. Timothy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世界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魏小安主任、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教授、《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先生、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教授、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王有成教授、英国萨里大学李刚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陆林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学钢教授、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达沃斯巅峰首席顾问刘锋先生等30余位国内外著名旅游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
会议延续了年会的永久主题“中国旅游研究:前沿·理性·责任”,重点关注六个议题:旅游领域的公共服务问题、旅游与城镇化、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化背景下旅游中小企业的发展、大数据与智慧旅游和旅游开发中的社会公平,探讨新常态下旅游研究面临的新课题和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会议旨在发挥《旅游学刊》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成果展示权威平台的独家优势,继续关注中国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分享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引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共商中国旅游及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之路。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创刊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Jafar Jafari教授在大会上做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基础”报告,他认为旅游业的成功与竞争力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发展,目前少有旅游目的地学习或者内化到这一理念。要通过科学化奠基、研究指导、教育培养、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增强旅游业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做了“卫星遥感和大旅游学科建设”的报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Dallen J. Timothy教授做了“重新思考遗产的未来:旅游、文化遗产及其新的研究方向”的报告,Dallen教授认为遗产无处不在,而不只是在特别指定的旅游景点。人类历史悠久的地方面临的困难是有太多的遗产需要保护和理解。普及遗产的观点包括平常的风景、地方和器物,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遗产遗迹需要保护和完善。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王有成教授做了题为“体验营销的机制及其对旅游研究的意义”的报告。《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郑红亮先生做了题为“新常态”经济下的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报告,解读了“新常态”经济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英国萨里大学李刚副教授做了“旅游经济研究的发展”的报告。安徽师范大学陆林教授做了“都市圈乡土−生态空间:新的战略空间与新的人地关系”的报告。
为深入探讨新常态下旅游研究和旅游业发展共同关注的新课题,本次大会专门设置了两个对话论坛:“旅游领域的公共服务问题”和“旅游与城镇化”。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嵩龄研究员、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教授、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小军先生、北京交通大学张辉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窦群教授参与了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徐菊凤教授主持的“旅游领域的公共服务问题”论坛。嘉宾们首先谈到对旅游领域公共服务问题的理解,然后就新形势下的政府旅游职能划分与责任落实、游客满意度与目的地公共服务的关系、如何发挥第三方力量在旅游治理与服务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先生、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教授、同济大学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吴承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宁泽群教授参与了由达沃斯巅峰首席顾问刘锋先生主持的“旅游与城镇化”论坛,就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旅游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典型模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城镇化、旅游城镇化中的人文主义关怀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力图在新的旅游发展形式下提出可行的、有价值的策略和建议,为旅游学术研究寻找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为了让与会者充分交流,本次年会还设立了4个分论坛,分别为北京林业大学张玉钧教授主持的“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坛”,上海财经大学何建民教授主持的“市场化背景下旅游中小企业的发展论坛”,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旅游学刊》执行主编张凌云教授主持的“大数据与智慧旅游论坛”和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学钢教授主持的“博雅论坛”。大会组委会从107篇会议论文中挑选出了32篇较为优秀的论文,让作者充分汇报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成果,并与专家和与会者进行了互动。
本次会议延续了从2011年开始的《旅游学刊》年度优秀论文评奖的传统,进行了“《旅游学刊》2013年度论文”的评选和颁奖。根据可空缺,宁缺毋滥的原则,首轮推荐入围的8篇优秀论文均未获得规定的2/3以上的票数,按评选规则,“2013《旅游学刊》最有影响力论文”轮空,8篇入围论文仅获“《旅游学刊》2013年度优秀论文”奖。
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一点是薪火相传,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中国的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
为鼓励更多的年轻学者尤其是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投身旅游学术研究,“《旅游学刊》2012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获得者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和左冰副教授从他们的奖金中捐出25000元,设立了“201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优秀会议论文奖”。经《旅游学刊》学术委员会审议,从参与现场交流的32篇论文中评选出优秀会议论文3篇,其中,博士生撰写的论文1篇,硕士生撰写的论文1篇,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1篇。
“《旅游学刊》2011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获得者青岛大学马波教授也将捐助出部分奖金,为《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的笔谈短文设立“火花奖”,突出独立思想和前瞻导引属性,每年2篇,每篇3000元,从2014年的笔谈文章中开评,连续三年。
此外,作为“201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的一部分,10月16-17日,《旅游学刊》编辑部在北京联合大学主校区举办了“《旅游学刊》第三期国际旅游研究高级研修班”,24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旅游高校的学员参加了研讨与学习。在研修班上,Jafar Jafari教授、Dallen J. Timothy教授和李刚副教授为学员们授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深受各位学员的欢迎。(《旅游学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