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北京(楼盘)商办物业投资市场在2015年持续低靡。但是,高和蓝峰大厦依然逆势前行,强势领跑北京高端写字楼市场。根据高和资本对外公布的北京商办市场网上签约数据统计,蓝峰大厦以8.5亿元成交额在去年高端写字楼市场成为销售冠军。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判断,2016年北京商办投资市场将出现反弹,这是因为伴随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股灾,以及p2p,O2O等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大量投资将重新回到相对比较安全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公寓以及商办物业市场。
高端写字楼销冠
高和资本是中国首家也是一直在国内领先的商业地产基金。成立六年来已收购9个项目,管理资产超过100亿元。
高和资本在收购商办物业后,除具有较强的招租和销售能力外,作为一家基金公司,与开发商相比,更注重通过资产改造和优质管理服务,提升其租金水平和资产价值。苏鑫将之形象比喻为资产精装修。而北京、上海(楼盘)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结构近年已转向存量房为主的市场,进而衍生出“城市更新”的新机遇,即通过对存量楼宇的改造,重新激活楼宇的商业价值,以提升其资产价值。高和资本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案例是静安高和中心,在收购后通过改造,将租金提升两倍。
同样,高和资本在收购蓝峰大厦后,通过整体改造和高效运营,将蓝峰大厦的租金由4元/平方米/天提升至7.2元/平方米/天,租金平均涨幅达到75%,被评为2015年北京市场租金涨幅最快的写字楼。租金的提升也令蓝峰的投资回报率达到5%以上,领跑北京市场。
这也恰是写字楼投资的特点:既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租金回报,同时如果租金得到提升,资产价值也会成正比的提升。
高和资本总经理陈国雄表示,在2015年金融市场震荡之后,高和蓝峰的成交客户主要是寻求稳定租金回报和投资安全的资本。
安全性投资
纵观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一线城市住宅重回投资属性是去年最大的改变。链家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北京二手房总成交量约为20万套,较2014年增长了90%,其中绝大部分为投资用途,购房者以泛80后的社会中坚力量为主。
住宅产品重回投资属性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是相关政策的放开。在2010年限购限贷政策推出之后,刚需和改善一度成为了住宅市场的绝对主力,投资的比例长期稳定在10%以下。然而随着去年相关政策的放开,投资住宅的难度已经大为下降了。第二,是散户投资者面对通胀风险和银行利率的下调,恐慌情绪加重,迫切需要寻找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因此大量进入住宅市场,产生了较高比例的恐慌性投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投资属性的不断扩大,以及投资者普遍使用杠杆,都使得住宅市场在繁荣背后也蕴藏了较高的风险。
商办物业最明显的现象来自于投资区域的郊区化以及投资客群的下移。在区域方面,由于核心区域的供应量很少,主要的成交集中在丰台、大兴和通州等较为偏远地区;客群方面,传统投资客依然在成交量上占绝大多数,但随着投资市场的不断波动,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首次投资商业地产的小白客户数量庞大,投资能力有限,通常成交金额在200万元至300万之间,但投资意愿非常强烈,且非常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基于以上几点,商业地产成为了很好的投资品。
同时,相较于住宅,核心区域的商业地产收益率有明显优势。郊区商业地产,如丰台、大兴和通州,由于不断有新增供应带来的流通性竞争,抗风险能力偏弱;反观核心区域,由于目前禁限令的出台,核心区域的商办物业很长时间之内不会再有新的供应,现有的在售楼盘不存在流通性的竞争,未来的抗风险能力一定是很强的,属于安全性资产。
苏鑫表示,在目前的形势之下,房地产市场有泡沫,但谁都不清楚泡沫有多大,什么时候会破裂,一线楼市机会与风险并存。
而在商办市场比较低靡的时期,高和资本并未却步于下行市场,反而加大了投资布局。2015年高和资本收购位于北京北二环的星街坊项目,并创造了两个“首次”。第一,这是高和首次把商业改造成写字楼,第二,这是高和首次选择长期持有项目而不散售。这本身就代表了苏鑫与高和对北京商办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