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大房企破产重整之:协信远创623亿债权重组方案获批)
观点网 最大房企破产重整案之一——重庆协信远创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协信远创”)及其旗下29家全资子公司合并重整案,迎来了重大利好进展。
4月17日,协信远创管理人发布公告称,《重庆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十家企业重整计划(草案)》已获债权人高票通过。4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批准草案,预计5月进入执行阶段。
根据法院公告,协信远创及旗下29家关联企业的重整草案以“双过半”(债权人人数过半、债权金额超三分之二)表决通过。
自此,在忙活三年半之后,协信远创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融资过往
1994年,协信远创的创始人吴旭选择弃官从商,创办了重庆协信实业总公司。创业初期,吴旭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曾先后涉足广告、装饰、驾驶培训等多个行业,最后才选择了深耕房地产领域。
1999年,协信远创成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协信远创与龙湖、华宇、金科、东原等同行并称为渝系房企“五朵金花”。
2009年,协信远创开始走出大本营重庆,启动全国扩张战略。2015年,吴旭将集团总部迁至上海,并开始激进扩张,当年12月便以41.97亿元拿下深圳科技园用地;2016年初,宣布投资300亿元建设天津启迪协信科技城;同年5月,还宣布投资100亿元开发重庆科技城。
但急速扩张下,协信远创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资金缺口,其开始谋求上市的机会。
早在2011年,协信远创方面就提出要在2012年赴港上市,但受困于当时严峻的融资环境,其上市计划无奈延迟。2013年4月,有媒体再次爆出协信远创拟冲击港交所IPO的消息,但随后又陷入沉寂。2015年,协信远创又一次定下上市时间表,力争2016年底上市,然而还是以失败告终。
协信远创距离上市最近的一次是在2017年,当年吴旭以10.01亿元的代价入主狮头股份,试图借壳上市,却因多方因素叠加导致其再次按下上市暂停键。
随着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筹备上市不成,协信远创将希望寄托在股权融资方面,并先后引入绿地、CDL两家战投。
2016年末,绿地控股与协信远创的母公司汉威重庆房地产开发(香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的方式最终持有协信远创40%股权。该事项直到2017年底才正式完成,协信远创因此获得约50亿元资金。
可是在绿地入股后,协信远创的业绩每况愈下,在2016年至2018年间分别实现营收119.24亿元、94.53亿元与91.47亿元。直到2019年,协信远创的业绩表现才有所好转,实现营业收入121.81亿元,恢复到2016年的水平。
本以为未来将是一片坦途,却没想到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了整个房地产行业当头一棒,协信远创也因此再次坠入深渊。
不得已之下,吴旭只好找上“老朋友”——新加坡城市发展有限公司(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简称“CDL”)集团总裁郭益智。
2020年4月,协信远创出让51.01%股权予CDL,用以换取约43.9亿元的入股资金。自此,协信远创的控股权发生了巨大改变,前三大股东分别为CDL、协信控股、绿地,对应持股比例51.01%、29%、19.99%。
然而,即便是换个大股东,也未能挽回协信远创大厦将倾之势。2020年,协信远创开始出现现金流危机,公司债“18协信01”因“技术性违约”付息资金迟到一天才到账。次年,该公司便开始陷入破产风波。
2021年10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正式裁定,受理北京易禾水星投资有限公司对协信远创的破产重整申请。
同时,公司发行的“16协信05”、“16协信06”、“16协信08”自2022年1月6日开市起停牌,“18协信01”自2022年1月10日开市起停牌。
重组进程
实际上,除了依靠股权融资,协信远创也在不断出售资产回血。比如在2018年,将重庆大竹林项目大部分股权卖给了融创;2019年7月,出售湖州项目予海伦堡;2020年1月,将重庆哈罗国际60%股权卖给阳光城等等。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杯水车薪,协信远创最终还是走上了破产重整的道路。
2022年11月,重庆五中院裁定对协信远创公司及29家企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2023年8月,协信远创才向法院提交重整计划草案。2024年3月,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了《重庆协信远创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十家企业重整计划(草案)》。
这份草案中所披露的投资方案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由上海领域基业企业发展公司、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河南东龙控股集团三家投资方支付现金取得协信远创下属部分企业股权及资产,以完成资产债务剥离;
其中,领域基业支付1.87亿元的现金取得部分企业股权及资产,国民信托公司支付200万元的现金取得部分企业股权及资产,东龙集团支付3.96亿元取得协信远创持有的郑州金融岛发展建设集团40%的股权。
二是成立协信远创重整服务信托,用于处置剩余资产和负债,来向债权人偿债,信托期限为5年;
具体条款为:协信远创重整服务信托出资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英文缩写:SPV),汉威公司持有的协信远创80.0099%股权、绿地集团持有的协信远创19.9901%股权在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调整为SPV公司持有;
SPV公司持有的协信远创100%股权以及随同转移的协信远创等三十家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对外应收账款等未被投资人取得或者未在重整执行阶段处置的资产为信托财产;
债权人将持有信托受益权份额,一方面有权按照信托合同约定获得信托利益分配,另一方面有权通过转让信托受益权份额的方式实现退出。
不过,债权人们对这份草案中的条款似乎并不是很满意,在多次债权人会议上,其表决结果都是未获通过,并未轻易将“赞成票”投出去。
直到今年4月17日,该重整计划草案才获得债权人表决通过;并于4月21日得到法院裁定批准,裁定后即进入执行期。
有消息指出,此次获表决通过的方案正是一年前的那份,并没有进行相关的调整。而重整成功的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有优质机构的参与。
据了解,苏州资产、华润渝康等以共益债等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参与了协信远创的重整,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金融资产亦加入到相关工作,最终形成了“央企+地方国资+AMC”的多方资本助力模式。这也成为债权人们信任的基础,最终投出赞成票。
从“被破产”到重整计划获批,前后累计历时三年半,协信远创这桩最大的房企破产重整案之一,终于迎来了黎明曙光。
另有分析指出,之所以耗时如此之久,主要还是债权规模庞大。资料显示,协信远创重整共有4796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债权,申报金额合计约928.6亿元,经管理人初步审查确认的债权合计约623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