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甘不共苦, “消失”的房企合伙人)
“一直到去年,都有不少开发商找过来想跟我们合作开发。” 过去几年,楼市改善需求当道,李越所在的民营房企做高端项目起家,其过硬的产品力及品牌力被其他房企看中,成为合作开发领域的“黄金合伙人”。
风光的日子,已经不再了。
市场持续低迷,尤其是他所在房企今年出现流动性困难后,公司将旗下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股权出让给了第三方,“本来都谈好了我们公司品牌要对外露出和操盘,但股权变化后,受让方反悔了,想建立自己的品牌。我们开始被嫌弃了,有的合作方已经不想用我们的品牌了。”
“行业下行,利润分配上容易跟合作方扯皮。现在净利润都所剩无几,已有的合作项目扯皮都扯得很厉害,基本不合作了。” 一家头部房企浙江区域公司投拓人士也坦言。
生意场上,同甘不共苦,是常态。
2017年开始,合作开发成为大势,企业以更少的资金撬动更大的货值来实现在销售排行榜上的跃升,或看中对方身后的政府关系、资金实力,或借助合作方的营销、产品能力,或单纯为了一块好地,杯酒下肚,一单合作开发的项目便聊拢了。
不管看中了对方何种长处,合作多方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利润的最大化。
如今,不少项目净利润摊薄至5%甚至亏损,僧多粥少,仅有的几个点的净利润难以分配,及部分出险房企挪用监管资金对项目造成影响,合作开发已不再是房企普遍的选择。
可以“同甘”
此前市场火热时,多个城市土地出让未限制地价涨幅,市场上多次出现溢价率超100%的地块。这使得企业将大量资金沉淀在单一项目或市场,不利于资金回流,也增加开发风险。
为保障利润水平,共摊投资风险,房企从竞争走向合作。
张新曾在一家中型房企投拓部门工作, 为了避免利润被摊得太薄,那时他所在的开发商一般会在拍地前去摸排有哪些企业参拍,一起商量好不去抬地价,合作开发一起分利润。
三年前,万科、华润、中海“围标”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HK271-01地块便是出于这一思路。
彼时,三家房企在入围拍卖环节后,均报出了底价,最终中海零溢价拿下这块好地。后坊间传闻万科、华润与中海将合作开发这块地。
不过,三家房企的“围标”行为也受到了处罚,市场消息称华润与中海被要求三年内不能在上海拿地,万科则是两年;后来这块地也重新出让。
合作模式下优势互补,也能够带来利润的最大化。
李越所在的房企曾接手一个户型设计存在问题的项目,进入项目后负责营销,楼盘也加上了公司名牌名称,宣传时销售定价涨了几万块,“我们公司的产品标准化和销控模板能让整体项目带来溢价。”
在市场好时,企业若有规模需求及资金压力,合作开发、小股操盘是不错的方式,既能快速做大规模又能减轻资金压力。
但合作开发项目增多带来的是权益销售占比的下降、少数股东损益占比的增加,快速增长的销售规模与自身财务数据增长并不匹配。
据克而瑞统计的数据,TOP100房企权益销售占比在2016年时为85%,2019年降至75%左右。不少房企2019年的权益销售占比低于60%,滨江集团更是低至37.7%。
此外,合作导致的沟通效率低、合作方潜在风险也被快速增长的销售数字所掩盖。
难以“共苦”
行业赚钱时,市场参与者本着“有钱一起赚”的原则,共同完成一块地的开发。当赚钱变得不那么容易,曾经把酒言欢的合作方选择分道扬镳。
今年上海第二批次土拍上半场便能感知这种变化。
据蓝鲸财经不完全统计,上半场土拍时,上海成交的15宗地吸引的竞买人中,仅18组为联合竞买人。而在第一批次土拍中,成交的19宗地吸引了超35组联合竞买人。
“最大的变化是房企以联合体形式拿地的情况明显减少,在当前行业资金风险犹存的背景下,房企布局合作间也呈现出略微谨慎的迹象。”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指出。
今年年初,两家央企出售与一家民企的合作项目股权,市场就认为是在进行风险切割。此外,2022年上半年碧桂园与39家企业进行了收并购合作,这当中就有相当数量的与出险企业的合作项目。
近两年,也有多家房企喊出“要提升权益占比”。
美的置业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王全辉在公司2021年年报业绩会上表示,将提升权益比,合作项目占比数将少于50%,权益占比将超75%;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也在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称,要保持权益销售额的稳定,未来要大幅提高权益销售额的比重,关注权益销售额的“含金量”,关注经营效率。
从克而瑞统计数据看,2022年来TOP100房企权益销售占比稳步提升,截至去年1月约为70.2%,今年6月则升至70.5%。其中,TOP10企业的权益销售占比今年来远超其他规模房企,今年前4个月最高,达73.5%。
需承认的是,借助对方的品牌效应、产品设计等能力做出溢价,曾让不少合作项目实现利润最大化。
但据李越观察,过去以品牌溢价的操盘合作方式已经不存在了,之前在品牌上处于弱势的房企趁机逆袭,“越来越多的国企、央企甚至是施工方,都想在合作中露出自己的品牌,不想再用合作方的品牌。”
合作方的态度变化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担心出现流动性问题的合作方会导致购房人不买账;二是出现流动性问题的企业本身品牌溢价能力已经减弱;三是在行业下行期,消费者更看重企业的实力、背书、对项目的投入和交付能力。
央国企成最佳合伙人?
虽合作开发意愿不如从前,土地市场仍然活跃着不少合作开发的“搭子”,如招商蛇口多次联合南昌市政、象屿等房企拿地,大家房产与浙江交控、华发与越秀也多次联合参拍地块。
但房企合作拿地的思路有了些许变化,张新所在的房企或许代表了过去行业的选择,“一般我们民企不太愿意找国企,因为他们内部流程很复杂,尤其财务这块监管很严格。”
过去,民企凭借产品设计、销售、品牌等优势,吸引了包括央国企在内的各类开发商前来合作,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项目更完美地落地;国资房企则因自身性质所带来的硬伤,成为“被嫌弃”的对象。
市场信心不足及大面积出险后,民企所拥有的设计、营销等优势在一宗合作中已经没那么重要。看似信用更高、财务更稳健的国企正成为新晋最佳合伙人。
如上海今年第二批次土拍上半场吸引的18组联合竞买人,均出现了国资身影。
地价相对低、民企拿地参与度高的杭州,也出现了类似特点。
据中指院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央国企在杭州的拿地占比为19%,混合所有制为10%,地方国资为1%,民企占比则达到了70%。
而在最近的杭州2013年七批次、六批次、五批次土拍中出让的6、12、5宗地,仅3宗地由联合体竞得,分别为大兆丰实业&浙江国丰置业、金帝&萧山城区建设、大家&杭州运河集团,仅一家是民企组合。
当前市场环境下,民企也逐渐意识到国资房企的信用优势与融资优势。据张新观察,“2021年底开始,很多民企开始找国企合作,因为爆雷企业多了,消费者不信任开发商可以交付,有国企背书信誉度高。”
在张新看来,民企在合作开发中逐步“退场”,也与自身流动性相关,“一方面民企确实没钱,另一方面大家都缺乏信心不敢拿地。现在拿地的主力军就是国企,必然也就只能看到国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