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惠誉:集团结构复杂掣肘房企获取项目公司现金的能力)
观点网讯:7月18日,惠誉评级发表评论,中资房企违约研究凸显危机初期受困房企共性。
惠誉评级表示,针对受困中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违约研究凸显出危机初期陷入困境的企业具备一些共同特征,这些共性是导致其迅速陷入困境的主要动因。
受困房企违约事件的风险外溢至整个房地产行业,而监管急剧收紧以及信心危机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楼市颓势雪上加霜。其中,蔓延至全行业的信心危机令楼市需求骤减及融资渠道剧烈收窄。这导致房地产行业深陷长期结构性下行周期,以及大量房企评级被下调或发生违约,民营房企中仅有几家幸免于难。
惠誉评级认为,纷繁复杂的集团结构(包括较高的合资公司及非控股权益敞口)增加了融资安排的不透明度并提高了现金漏损的可能性,从而掣肘房企获取项目公司现金的能力,特别是在行业严重下行之际。这些特征反映在,2021年上半年惠誉的评级组合中投机级评级的占比较高,特别是‘B’类房企,这类企业在受评级迁移影响的企业中占到大多数,其中85%已陷入困境,其次是‘BB’类房企(受困房企占比为69%)。
房企亦纷纷利用灰色融资渠道来弥补资金缺口。某些情况下透明度欠佳的融资安排(包括隐性债务或明股实债)使得房企得以夸大流动性并低估其杠杆率。这加剧了受困房企的快速陷落。
地方政府对项目层面预售监管资金的限制骤然收紧亦削弱了将集团内现金用于偿还房地产项目公司以外债务的可替代性。此外,也有其他财务条约禁止提取和动用项目层面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