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地产 - 市场 - 正文

深圳:拟谋划多机场发展格局 共建世界级机场群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21-04-13 13:53: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深圳:拟谋划多机场发展格局 共建世界级机场群)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公众咨询稿):谋划多机场发展格局,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强化与惠州机场战略协同,推动惠州机场建设大湾区东部干线机场,完善深圳与惠州机场的交通联系,切实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推动马峦山通航综合体规划建设。进一步研究探索区域机场群提质扩容发展条件。推动大湾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

以下为全文: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深圳交通发展注重补短板、增效率、促协调,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运行体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一节发展成就

深圳交通主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谋划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格局,稳健推进品质交通体系建设,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入快车道,建成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枢纽、国家公路主枢纽、国家物流枢纽,“五枢纽”体系建设共同引领形成面向国内国际辐射带动的新格局。区域交通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初步形成涵盖城际铁路、高快速路、水上客运、通用航空、口岸等多方式的区域交通网络。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加大交通拥堵、停车等治理力度,全市交通运行水平保持平稳。借助科技创新,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第二节存在不足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传播,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应对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挑战,深圳交通枢纽与通道仍存在辐射能级偏低、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弱等发展短板,难以高效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支撑面向国内国际资源要素便捷流通的需要。受制于建设时序、跨市协调对话机制、建设运营利益分享模式等条件约束,深圳面向城市群、都市圈的区域交通联系仍依托于传统路网主导模式,尚未比肩国际一流城市群、都市圈,形成以集约化的铁路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同发展的区域出行结构。深圳作为全球超高密度超大城市,交通发展仍存在碳排放贡献度高、方式结构不集约等短板,亟需探索超大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新路径。城市交通服务存在跨方式衔接不畅、品质化设计不足、全流程体验不佳等发展短板,距离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仍存在差距。

第三节发展形势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战略方向,要求深圳交通发挥先行作用,构建畅通“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我国全面启动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的新征程。深圳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单位、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需要联合周边城市发挥极点带动作用,通过积极开展交通领域的体制、机制、模式创新,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深圳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十四五”期间,深圳交通将进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期,应以提高人民出行幸福感和获得感成为现阶段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服务导向,全面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深圳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应积极在新基建领域先行先试,从基础设施、能源结构、装备工具、交通治理等层面提出有效策略,积极抢占发展资源,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全面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与服务提质增效。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以人民满意为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循环效益、完善交通网络格局、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建设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建成“畅达国内国际、引领湾区协同、体系融合有序、服务低碳满意”的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初步构建融合深莞惠、连通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体系完备、绿色智能、一体畅联、服务品质的现代化交通服务体系,为深圳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更加卓越的交通保障。

第三节发展愿景

到2035年,率先建成高效率、高品质、低排放、低死亡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基础设施智慧化、客货运输共享化、治理模式现代化、出行服务品质化的未来交通新范式,实现人享其行、货优其流、畅通全球,成为全球交通运输创新引领者,助力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建设。


第三章打造畅通双循环的全球交通战略枢纽

应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精细化提升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等对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代表国际智慧化与绿色化发展前沿水平的国际性综合枢纽,畅通国内国际要素循环流通网络,促进国内国际运输市场规则和标准有机相容。

第一节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率先打造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一体先行示范的四型机场标杆,树立民航高质量发展深圳样本。聚焦智慧引领,推进机场智能化基础设施布局,推进数据共享与协同,推动深圳机场信息化二期、三期建设。融入新基建,积极利用“5G+云大物智移”技术,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打造5G+智慧机场。

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国际枢纽功能适配的设施能力保障。完成卫星厅、第三跑道工程,加快推动T4航站楼、ABD航站楼、北货运区等客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国际保障能力,提供功能完备的中转服务设施,升级跨境快邮集散中心。积极开展航行新技术应用,提高多跑道协同运行保障能力。优化客货流组织和服务流程,提升陆侧交通疏解能力。

谋划多机场发展格局,共建世界级机场群。强化与惠州机场战略协同,推动惠州机场建设大湾区东部干线机场,完善深圳与惠州机场的交通联系,切实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推动马峦山通航综合体规划建设,完善区域通用机场布局。进一步研究探索区域机场群提质扩容发展条件。推动大湾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在深圳设立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推进大湾区机场群层面信息共享和协同管控。

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航线网络,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服务品牌。积极推动国际航线有序恢复,强化机场与基地航空公司的战略协同,打造与全球创新型城市、欧美澳热点城市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节点城市连接的航线网络,持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深化航空枢纽与城市产业战略协同,打造专业高效的航空物流体系,完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拓展全货机航线,连通欧美、中东等大型枢纽机场。扩容升级邮政快递航空基础设施,打造全球标杆式的跨境快邮集散中心。建立统一集中的深圳机场航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5G、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在航空物流场景中的应用。加快推动临空经济区建设,提升航空枢纽经济发展能级。

强化宝安机场枢纽集疏运功能,打造首屈一指的“海陆空铁”现代化联运枢纽。统筹利用高铁、城际与城市轨道、机场码头、城市候机楼等设施,积极发展空铁、空海、空巴等联运服务,不断丰富联程联运产品,为粤港澳大湾区旅客提供便捷顺畅的运输服务。

第二节打造绿色智慧的全球贸易枢纽港

系统优化港口能力供给结构,形成适应航运中转要求的设施保障体系。以超大型集装箱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为抓手,推动港口自动化装卸技术应用,提升港区作业智慧化、自动化水平。完成盐田东作业区、妈湾作业区等20万吨级自动化泊位建设,推进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三期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小漠港区规划建设,强化小漠港区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市建设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公共航道通航能力,加快推进深圳港西部港区出海航道二期工程、盐田港区公共航道维护性疏浚等项目建设。

升级港口集疏运体系,构建港城融合的绿色集约发展格局。构建以深圳港为枢纽港、大湾区港口和内陆港为喂给港的组合港体系,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推广“盐田-惠州组合港”和“蛇口—顺德组合港”组合港口发展模式。构建近距离集装箱内陆港体系,推进平盐、平南铁路改造,优化调整疏港运输结构。结合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建设平湖南内陆港,协调东莞推进黎光内陆港规划建设,缓解后方陆域空间配套压力。继续推动港口污染物防治工作。

加快港口智慧化升级,推动航运服务提质增效。加大港作机械等装备关键技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研发与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堆场建设改造。大力推广无人拖车、智慧闸口、岸吊和场桥的远程控制、5G和区块链技术在深圳港及组合港的应用,打造全面感知、广泛互联、高度共享、自主装卸、全方位可视、智能管控、智能决策、深度协同的全国一流智慧港口。以深圳盐田港区,南山港区蛇口港、妈湾港为依托,打造集智慧航道-智慧码头-智慧口岸-智慧物流于一体的全链条智慧港口。

加快推进港口对外开放与融合发展进程,持续优化面向全球营商环境。深化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强化国际航运金融服务功能,拓展船务融资、海事保险、航运仲裁等高附加值航运服务。完善口岸通关政策,拓展国际中转等高端增值环节。持续完善东南亚由海运经深圳港链接中欧班列的新通道,不断优化“湾区号”中欧班列运营服务,发挥深圳“一带”与“一路”陆海交汇的战略枢纽功能。打造全球集拼中心,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等一站式业务。加快推进境外船东或船舶管理公司在深圳设立船员职业培训机构,建设深港国际船员评估中心,推动船员职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船员劳动仲裁中心建设,完善船员相关福利设施规划建设。推动设立深圳航运基金,参与全国和全球航运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资产布局。

培育发展邮轮游艇产业,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丰富航运经济内涵。主动探索邮轮经济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与滨水岸线比邻的优势,构建由邮轮母港、公共游艇码头等组成的特色水上客运服务网络。丰富国际邮轮旅游航线,进一步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进一步推动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邮轮发展。

第三节构建畅通国内循环的陆路大通道

形成多向贯通的对外铁路通道格局,支撑深圳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着力打造京广深港、赣深、贵广-南广、沿海(厦深)、珠江-西江五大铁路走廊,完善“南北终到、东西贯通、互联互通”高铁通道布局。东部方向,加快建设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区高铁,作为国家沿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深圳与长三角之间的联系;新增规划深圳至河源高铁、衔接杭州至广州高铁,形成深圳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的东向新通道。中部方向,加快赣深高铁建设,规划广州至深圳第二高铁、衔接广州至永州高铁,形成深圳联系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推动广深高速磁悬浮规划研究工作。西部方向,加快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深圳至南宁高铁规划建设,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战略通道。

完善深圳铁路多枢纽体系。规划新建西丽、机场东、罗湖北、深汕高铁站等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深圳站、光明城站、坪山站改造提升,优化枢纽功能组织,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多层级轨道接入枢纽做好预留,提升福田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研究创新国家铁路枢纽规划建设管理模式,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的分层设权、分层供地,提升枢纽地区品质和效益。创新枢纽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战略枢纽内的服务一体、互通衔接。

增强公路对外通道在国内要素流动中的支撑作用。加强与国家、省干线公路网衔接,优化和加密对外高速公路通道,依托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长深高速等主要通道,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主要城市群的交通联系。



第四章建设高效集约的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

推动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物流形式,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努力建成畅通国内循环、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全球物流枢纽城市。

第一节构建服务国内国际的物流设施体系

形成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物流枢纽布局。依托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物流枢纽与通道建设。打造以盐田港为核心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以宝安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空港型物流枢纽、以平湖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的铁路型物流枢纽,在城市外围区搭建东、中、西3个公路型物流枢纽。形成服务国内国际的物流枢纽布局体系,推动深圳与国内主要城市货物快速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国内国际高效顺畅的要素循环流通体系。

合理布局城市物流转运中心。在全市按照5公里为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城市物流转运中心,按照“独立占地、立体开发”的模式进行综合开发。满足电商快递分拨、城市共同配送、冷链综合服务、应急物流保障和工业物流服务等基本功能,并承担商贸展示、物流办公等城市综合配套功能。

灵活布设多样化城市末端配送站点。按照均衡服务、交通便利、灵活配建等引导城市物流配送站点布局,形成城市配送站、快递派送站、小型集中仓储区等多样化的末端配送节点布局,解决商业网点、商务楼宇、企业及社区居民配送终端服务瓶颈。

推动物流集疏运体系网络化发展。优化和创新铁路运行组织,打造港口—内陆港海铁联运体系。加快既有铁路货站现代化改造,推进华北、华东等长距离公路物流向铁路物流转移。加快盐龙大道、坪盐通道、妈湾跨海通道工程等疏港通道建设,建立以高快速路为基础、紧密贴合深圳主要物流枢纽、产业聚集区分布的快速货运通道。优化物流枢纽、城市转运中心、城市配送站点间的通道布局,形成高效的物流集疏网络。

第二节推动智慧化新兴物流模式发展

构建智慧物流发展生态。依托新基建推动智慧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基础设施数字互联、运营管理智能可视的智慧物流枢纽和智慧物流园区,推动仓储设施自动化建设,鼓励城市配送网点智慧化建设。鼓励企业搭建智慧化平台,推进多式联运平台建设,强化供应链上下游数字化衔接,形成“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鼓励推广现代化物流技术装备的运用,推广智能分仓、仓配一体化、无人车与无人机配送等智能配送服务。

持续推动保税物流产业高效发展。扩展枢纽保税物流用地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智慧化手段和创新监管模式,简化进出保税区管理程序,提升货物流转效率。完善跨境电商通关节点,持续推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中欧班列发展。

打造高品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强化空港物流枢纽、平湖南铁路物流枢纽、新桥物流转运中心、南湾物流转运中心等物流枢纽及物流转运中心的冷链物流功能,主动衔接东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鼓励提升冷链物流数字化水平,实现冷链信息全程透明化和可追溯。鼓励探索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新模式。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监管力度,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鼓励制造业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促进制造业在生产基地规划、厂内设施布局、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引入专业化物流解决方案。

第三节打造安全高效的现代邮政业标杆

推动中国特色邮政业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利用综合改革试点机遇,继续推进深圳市邮政业深化改革,加快行业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在推动建成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带动全国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打造全国邮政业开放发展核心试验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邮政快递企业走出去步伐,优化全球网络布局,深入嵌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助力畅通国际循环“大动脉”。吸引国际邮政快递企业来深发展,打造邮政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试验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邮政业创新发展引领区。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一流的创新氛围,推进邮政业创新发展。吸引行业创新资源汇聚,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加大技术、设备和运营模式创新,加强全产业链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提升行业智慧化水平,增强深圳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邮政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

构建邮政业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革命”,以绿色理念推动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以严格监管和协同共治提升邮政业绿色转型效能,形成全行业参与、全链条协同、全方位监管的治理体系,共同推动深圳市邮政业绿色转型发展。

第四节构建高质量物流发展保障体系

推动物流用地开发模式创新。盘活存量用地,引导有条件的物流用地进行立体化开发建设,打造集物流核心功能、商贸展示和交易、企业办公、生活配套等多业态为一体的物流综合体工程试点。探索建立物流仓储设施立体开发建设指引,鼓励物流仓储设施规模化、复合化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共享共建。推动物流仓库共建共享,提升仓储服务效能。推动社区共享冰箱、智能快件箱、智能调度等高效运营组织模式落地。推广共享托盘、共享运力、共同配送、云仓储服务等模式创新,促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持续优化物流行业发展环境。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完善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和保护市场健康发展。有效利用区位、制度与产业优势,率先打造现代物流行业政策、规则、标准、技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试验田。

优化物流行业重点企业资金和政策保障体系。调整现代物流业重点物流企业认定及贴息资助政策,重点扶持实体供应链企业、冷链服务等供应链企业。推动企业做大做好、行业做精做强,提高对成长型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部门、供应链企业和投资机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吸引国内外企业供应链管理总部、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落户深圳。发挥深圳智能制造优势,探索扶持与产业链、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平台建设,提高全球化资源调度和业务运营能力。

规范末端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制定实施各类末端设施与服务标准,规范末端基础设施质量与服务水平,形成具有先行示范效应的深圳市标准。开展现有配送站点标准化改造,统筹建设公共取送点、智能快件箱、快递驿站、快点超市等末端设施建设,满足多元化的寄递服务需求。推动邮政末端公共服务网点设施纳入公共服务、民生工程建设范畴。鼓励快递企业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寄递服务。建设快递服务提升长效机制,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第五章共建品质宜行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

高起点打造深圳都市圈,高站位实施“湾区通”工程,助力区域构建由城际铁路、高快速路、低空飞行、水上客运共同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海陆空铁立体联动、服务体系智慧宜行、协同机制完备畅通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格局。

第一节加快推进多层级区域轨道一体成网

加快珠江东岸城际铁路骨架网建设,形成多向贯通的城际铁路服务格局。加快推动深圳市域范围内的城际铁路建设,与周边城市共同深化区域城际铁路网络规划研究,促进区域发展要素向城际铁路网络集聚。加速推动珠江东岸“三横四纵”城际轨道网络。加快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皇岗口岸段建设,强化城际服务对于穗莞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高效覆盖。加快深大城际建设,强化深圳第二圈层核心组团间的城际联系,并预留深大城际西向跨江段条件。推进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建设,满足跨组团长距离出行需求。开展深莞增城际、常龙城际、塘厦至龙岗城际、深珠城际、港深西部快轨、广深中轴城际、深汕城际等前期研究。

积极开展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联合周边城市共同开展深圳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构建服务于都市圈商务、跨市通勤等不同出行目的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细化服务于都市圈1小时通勤的市域(郊)铁路网络可行性研究,深化临深地区城际铁路枢纽规划布局、跨市城市轨道对接整体方案,形成契合经济社会连绵化发展特征的都市圈轨道服务格局。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适当向周边城市延伸。

依托轨道枢纽锚固都市圈功能体系,优化提升区域出行服务体验。完善深圳都市圈多层级轨道网络规划布局,以枢纽为核心,从设计、运营等多维度促进国铁、城际、城市轨道三网融合。基于5G、物联网等科技前沿探索契合未来都市圈出行与生活的枢纽模式。

第二节构建支撑创新要素集聚的路网体系

构建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多元跨江通道体系,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资源要素便捷流通。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作为承担深圳与珠江西岸联系的重要客货运通道,同步推进与深中通道衔接的机荷-惠盐高速等通道及节点改扩建。规划预留伶仃洋通道、外环高速西延跨江通道,未来形成布局均衡的跨江通道体系。

加快打通深圳与东向沿海节点联系瓶颈,助力大湾区沿海轴带对外辐射能级提升。完成深惠高速、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完成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深圳段改造升级,建成宜居湾区沿海快速联系通道。完成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工程建设,形成直达深汕合作区的高速通道,辐射带动惠州及以东地区发展。加快河惠汕高速公路规划研究,推动深东大道、望鹏大道建设,形成深汕合作区对外联系骨架路网。

加强深莞惠边界道路对接,促进都市圈路网一体化发展。完善边界道路规划,推动一批跨界道路建设。细化深圳至惠州机场高速、盐龙大道北延、绿梓大道北延、南坪三期-龙山一路等深圳跨市对接高快速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升深圳与惠州、东莞两市中心区联系便捷程度。

推进市域干线路网改扩建,推进稀缺通道复合利用。探索在稀缺交通走廊上构建复合通道,打造集桥、隧、路于一体的高快速路网复合格局。推动核心区平面高快速路局部下沉改造,释放公共空间。加快推进侨城东路北延、皇岗路快速化改造、梅观高速市政化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

完善重大通道工程建设工艺,推动智慧高速示范建设。在新建、改建、扩建的高快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推广装配式建筑方式,着力探索本市交通建设工程新工艺、新方法,打造交通工程建设的“深圳标准”,提升设施艺术性、景观性、人文性。依托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建设等重大项目,探索高快速路智慧化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的工作指引,形成智能路侧设备、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和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部署的指导意见。

第三节创新推动大湾区低空飞行网络建设

打造高品质、多元化低空飞行服务体系。打造立足深圳、辐射大湾区的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空中观光、短途运输等多元化的低空飞行服务网络。与香港、澳门共建共享,提供便捷高效的深港、深澳跨境直升机服务。推进深圳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探索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城市场景的应用。

推动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工作实施。开展地面设施分类管理工作,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化实施。加快推进深圳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提升飞行服务、地面导航监视、飞行安全管控等保障能力。争取军民航部门支持,推进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划设低空航路航线。完善跨境直升机口岸通关及跨境飞行服务组织模式,优化大湾区通用航空运营环境。

第四节形成“海上大湾区”多元服务层级

完善水上客运枢纽布局,提升滨海生活性岸线利用效率。利用深圳丰富滨海旅游资源条件,构建由邮轮母港、传统客运码头、公共游艇码头等组成的多层级特色水上客运服务网络,支撑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鼓励采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客运码头布局完善。丰富深港、深惠、深汕等大湾区东部海上航线,探索“蛇口-维港-盐田-大鹏”海上观光旅游航线。

第五节构建体系完备的深港跨界交通设施

优化深港跨界货运组织,推动一线口岸地区品质提升。加快推进与港方协调磋商,推进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调整、莲塘口岸新增鲜活货检功能、皇岗口岸货检区改造等工程,形成更加完善的“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深港跨界货运组织体系,降低过境货运对于城市发展品质的影响。完善深圳湾口岸接驳功能,推动福田口岸交通环境提升、罗湖口岸功能升级、文锦渡口岸地区整体升级改造、沙头角口岸重建等工程,稳步提升深港口岸经济带发展效益。


第六章构建多网融合的品质公交服务体系

以持续深化公共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轨道-公交-慢行”设施融合、信息融合、服务融合,引导数字科技激发公共交通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为市民提供选择更加多元、服务更具吸引力的一体化出行网络,构建高效引领超大城市集约绿色发展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第一节推进多层次城市轨道网络融合发展

加快轨道四期、四期调整工程建设及五期建设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城市轨道四期、四期调整工程建设,同步开展轨道建设期间交通网络疏解工作,确保城市交通平稳运行。加快推进5号线西延、8号线二期、6号线支线一期、12号线、13号线一期、14号线、16号线、20号线一期、3号线四期、6号线支线二期、7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南延)、13号线二期(北延)、16号线二期等线路建成通车,扩大城市轨道网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轨道五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深港科技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歌剧院、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金融街、西丽高铁新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新兴产业重点区域和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高质量覆盖。

推进轨道快线、普线、中运量轨道交通融合。强化轨道交通主体功能,加快推进轨道快线、普线、中运量轨道交通融合,构建面向多元需求、覆盖城市主要轴带和节点的多模式、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快慢结合、多层次融合的城市轨道网络,重点完善市域快线网络,引导“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空间形态。

适时适度推进小运量轨道线网规划建设。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特征和区域特征,在城市轨道覆盖不足区域进一步推广小运量轨道线网的规划与建设。在城市外围组团间、组团内部、特色旅游景区等开展小运量轨道交通建设试点。各区进一步积极研究引入导轨式胶轮电车等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第二节形成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公交服务

依托智慧化手段持续精准匹配公交出行需求。持续完善城市公交智慧化服务等相关地方标准和细则研究,进一步提高车辆运营调度效率,提高运营服务品质。依托大数据手段动态分析需求客流走廊,指导形成更加灵活的公交线网优化机制。充分倾听市民对公交线路优化、站点设置、信息服务等出行需求,引导公交服务品质提升。规范引导定制公交、灵活公交,研究公交虚拟站点设置等,引导新兴公交业态的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大站快线、定制巴士、高端商务巴士、按需响应接驳巴士等多元服务体系。

加快推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网络融合与一体化运营服务。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客流走廊的公交线网布局,根据轨道线网布局合理调整常规公交线网,通过错位服务、差异化发展的方式推动两网运力有机融合。对轨道需求饱和的出行走廊,结合需求特征规划建设“点对点”公交快线。结合轨道建设优化微循环公交支线,延伸轨道交通的通达深度。发挥常规公交灵活性、适应性优势,增大轨道交通覆盖不足地区公交运力投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轨道与常规公交一体化运营服务规范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轨道、公交在服务时间、运力规模、服务水平及信息指引等方面的协同配合,使轨道与公交在首末班时间、发车频次、出行信息等方面相匹配,提升两网换乘“无感化”水平。

第三节创新枢纽站场综合开发和运营管理

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周边用地开发,促进站产城一体化发展。以TOD开发理念为导向,探索制定轨道交通场站土地综合开发的管理办法,统筹轨道交通场站周边开发建设工作。围绕一体化目标完善土地供应政策,提供站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基础。轨道交通的线位及站点的确定,需充分考虑与用地之间的关系,发挥“轨道交通+土地开发”的最大效应。推进白坭坑、鹭湖枢纽等站产城一体化开发。推进轨道车辆基地使用功能的有效混合,强化车辆基地空间的集约、高效和复合利用。统筹加大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上盖及周边公共住房建设力度,加强公共住房项目与轨道站点的衔接,通过增设接驳公交、优化步行路线和环境等方式,提高出行便利性和舒适性。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地块,应通过地下公共步行通道、二层步行连廊、风雨连廊等方式,以最短、最便捷、最舒适的路径进行直接连接。

加快推进公交综合车场规划建设。为了提高空间资源集约化利用效率,强化地区建设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快推进公交综合车场规划建设。推进民治、凤凰山、观澜大水坑等综合车场建设,启动大田洋、龙城北、布吉、西乡、安托山、南湾、葵涌、深汕等综合车场建设工作。在满足公交车辆停放、维保等功能前提下,探索并推广公交综合车场的立体复合开发模式。

优化枢纽站点换乘条件,推进枢纽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中,明确需要提前建设预留工程的政策与操作办法,适度超前预留立体换乘条件。坚持枢纽站点与周边建筑建设、服务标准统一,确保站城无障碍互联互通。优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安检、售检票、候车等流程,提升多网换乘的“无感化”水平。将公交站点与建筑物结合,推动公交微枢纽建设,推进“门厅站”建设,供公交车辆上下客,实现公交“门到门”服务。

第四节构建引领区域融合发展的公交体系

探索区域一体化公共交通发展体制机制突破。探索区域协调顺畅的统筹发展机制,推动建立不同城市在公交规划衔接、建设同步、管理协调、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统筹协调。搭建联合治理平台,共同探索可行的公交治理模式。

完善道路客运场站体系建设。制定城区内微型客运站点设置规范,保障道路客运进社区、道路客运与城市公交的便捷换乘。承接省级客运场站等级评定权限下放,探索打通班车客运与包车客运之间的分割,实施统一的道路客运营运许可。研究制定《汽车客运站站级验收标准》并完成全市客运站站级评定工作。推动《深圳市道路客运招呼站管理规范》落地实施,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招呼站,打造“地面交通微循环枢纽”,推动客运站转型升级。

进一步强化客运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以公共交通枢纽设施为载体,统筹整合地上地下空间,打造多网融合的枢纽片区单元,促进和引导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空间协调发展。优化枢纽功能组织,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等多层级轨道接入枢纽做好预留,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向都市圈范围拓展。全面推进道路客运车辆小型化,推动道路客运大、中、小车型全面协调发展。

第五节促进新业态共享交通方式融合发展

持续完善新业态顶层设计,开展前瞻性政策储备研究。推进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融合健康发展,加强外围重点片区巡游出租车服务,科学发展网约出租车,逐步实现市场调节。探索医院、枢纽等特殊地区的应急保障模式。推进《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深圳市出租汽车停靠站点设置规范》修订工作。进一步强化共享单车管理,优化停车设施供给,规范车辆停放秩序。

加强公共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建设公共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公交停靠站智能化设施等提供包括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实时信息服务,持续优化市民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体验。

促进慢行交通和谐发展。强化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管理,根据城市交通承载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投放规模和停放区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加强对“僵尸车”“废弃车”等车辆回收,强化用户资金监管。



第七章打造数字驱动的智慧交通新基建样板

推动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强化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加快构建融合类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类智慧交通技术平台、创新类智慧交通应用服务新基建体系,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综合性智慧交通创新示范,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交通领域数字化消费新需求,为深圳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第一节加快融合类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由点及面有序推广智慧道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高快速路、主干道、枢纽场站等交通动脉的多功能智能杆建设。重点结合全市城市道路新建、改扩建工程开展智慧道路规划设计工作,推动道路规划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互相衔接,同步推进多功能智能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信号灯、公安视频、5G基站、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集成,打造场景应用试点,构建全市感知网络体系。升级完善智慧道路管理平台功能,共享接入全市智慧道路系统,统一智慧道路管理运维,提升交通管理整体决策支持水平。

推动高效协同的智慧高速示范建设。研究制定高速公路智慧交通设施建设标准指引,推进智能路侧设备、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和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部署。结合机荷高速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建设等工程,推进物联网、5G、北斗卫星定位、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服务的良性融合,加快道路状态自感知、匝道自动控制、设施病害识别、自由流收费技术和周边城市路网应急协同能力建设。

推动多元融合的智慧枢纽集成示范建设。推进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道路客运电子客票,鼓励发展综合客运一体衔接的全程电子化服务模式,推动售取票、检票、安检、乘降、换乘、停车等客运服务“一码通行”。推动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引导建设绿色智慧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等设施,提供跨方式、跨区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推进枢纽间资源共享共用。推进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智慧枢纽建设,打造站产城一体化的多业态枢纽综合体。聚焦客货运输服务瓶颈,推动以重大枢纽为载体提升运输全过程信息服务,加速推进智慧口岸、智慧港口等一揽子示范工程。

加速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鼓励在服务区、边坡等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设施,与市电等并网供电。鼓励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和枢纽场站推进智能照明、供能和节能改造技术应用。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推进码头岸电设施改造,着力提高岸电使用率。加快推进深圳国际海上LNG加注中心建设,鼓励船舶应用液化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港口和导助航设施等领域应用。推动长寿命、可循环利用材料在基础设施建造、生态修复和运行维护领域应用。

第二节推动信息类智慧交通技术平台构建

推进城市级交互式交通赋能平台建设。以全局最优、系统协同、个体智能为目标,推动实时在线仿真、人车出行链重识别等关键技术应用,加速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平台建设。面向平时运营管理和战时应急协同,强化交通系统时空资源调配和基础赋能支撑,提升基础设施、综合运输、公交调控等决策能力。

构建以超大城市为载体的区域治理平台。以城市群和都市圈核心城市为载体,构建公安、国土、消防、气象等跨地域交通主管单位和跨部门信息共享或通报机制,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数据中心,培育区域交通数据要素市场,探索交通数据交易新模式。推动区域规划建设、交通治理、安全应急等业务协同,为区域交通一体化赋能。

第三节促进创新类智慧交通应用服务推广

构建适应复杂交通网络运营的精准智慧公交体系。推动“智慧公交站台+公交车路协同+线网优化调度”精准公交2.0建设。以智慧公交站台为载体,实现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客流精准识别方法,动态评估公交资源供给适配性,构建“点线面”于一体平战结合的跨方式快速调度能力。将公交车辆作为移动空间载体,实时优化公交服务信息,优先推动车路协同技术在路段、路口等场景应用拓展,提升公交出行全过程的精准管理和精细服务水平。

构建全网动态调校和主动安全防控的智慧地铁体系。建设客流态势感知系统,精准感知轨道线网、车站和大客流断面的态势演化,打造实时精准的监测预警能力。推动轨道交通线网评估模型、车站评估模型、核心算法、策略预案研发,建立“区域-城市-线网-车站”多层次仿真模型,实现基于精准客流预测的协同组织和灵活调度,提升突发事件动态量化评估、全周期智能维保、差异化安检等精准运营管理能力。

构建适应主动需求管控的新一代智慧信号管控体系。推广大规模路网动态信号优化、实时在线仿真等核心技术,构建实时、精准的智慧信号管控平台,在重点路口、关键走廊应用车路协同等技术实现公交优先智能管控。建立基于大数据决策的交通控制、管理、服务一体化的部门联动、协同管控体系,推动信号控制与常规公交、地铁等城市交通的协同,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整体柔性运营能力。

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技术弹性管理新模式。积极推动城市主干道路及高快速路智能化改造,扩大载人、载物多模式以及机场、港口、环卫、物流园区、景区等多场景多模式运营示范范围,以坪山为依托打造智能驾驶全域开放测试应用示范区,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规模化应用。加快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混行阶段影响研究,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建设导则指引,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接入接出、车辆监测预警、车辆人工接管和应急调度标准流程,逐步建设迭代升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引导一批行业领头、技术领先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构建全链条、一站式的完整出行服务体系。政府主导推动MaaS顶层设计工作,推动MaaS内涵、可持续化的商业模式框架、政府监管规制体系、信用评价指标体系、MaaS考核评估体系、MaaS标准体系等基础研究工作。率先在科技园区等特殊需求场景应用,逐步扩展网约车、定制公交、动态小巴等优质优价出行服务,实现由点及面全面突破。加强区域间出行信息共享,鼓励航空、铁路、长途客运等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数据互联互通,优化整合全方式出行信息资源,推动城市间城际、高铁和航空等交通方式时刻表精准衔接、支付体系快捷联通、信息服务综合一体。

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治理集成示范新体系。推动以新型工具、新型设施、新型服务为载体的片区精细治理,鼓励智慧信号管控、无人公交、自动泊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先行先试,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新园、九龙山等智慧交通集成示范区建设。围绕快速、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站点进行综合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优先选择具备品质化提升条件、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前海枢纽、西丽枢纽、机场东枢纽等片区,打造一批融合产业、居住、交通等功能的未来社区,面向不同群体提供便捷的交通、生活、生产等综合管理服务,推动多业态融合运营的“枢纽型智慧社区”建设。推动建立嵌入CIM数字平台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全市重要客货运通道的数字化监管能力,优化城市交通韧性空间,提升特殊情况下交通高效应急响应和交通系统持续服务能力,构建韧性交通系统示范工程。

第四节完善促进智慧交通发展生态软环境

培育智慧交通创新主体,全面提升智慧交通科技研发水平。加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要载体为引领的交通运输领域科研基地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投资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一批科研平台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推进创新资源跨行业共享。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交通运输平台型企业,推动交通科技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协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促进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网建设,试点开展长期性能观测,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监测和运行规律分析,支撑一流设施建设与维护。

适度超前探索完善与交通新技术应用适配的标准规范。构建适应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分类制定关键性、基础性标准,及时将试点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导工程建设。加快完善通信网络、北斗系统、环境感知、交通诱导与管理、BIM、数据融合等标准规范,推进建立适应自动驾驶、自动化码头、无人配送的基础设施规范体系。充分利用深圳特区立法权,推动交通数据交易和智能网联汽车合法上路、开展运营、事故认定等立法研究。建立标准国际化、政企共建和动态调整机制。



第八章探索超大城市交通现代化治理新标杆

强化交通治理水平,转变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持续推进交通治理模式升级。持续开展综合交通服务品质提升,不断改善出行体验。推动绿色集约化的交通发展格局,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建立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提升风险防控与安全应急能力,逐步提升交通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一节营造彰显人文关怀的交通共治共享体系

注重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健全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推进社区交通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合理确定其管辖范围和规模。增强群众在针对社区内部道路建设、公交候车空间优化、停车供给矛盾整治、机非混行改善等方面的参与感与话语权。提高社区居民在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交通基建与决策事项上的议事协商能力。

依托数字科技示范应用,完善智慧治理框架体系。强化数据采集能力,构建数字化信息共享的智慧交通管理模式。推广多功能杆等新型智慧城市交通设施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依托AI、知识图谱、交通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城全局实时即时全能掌控。结合交通运行态势,强化智慧交通手段治理交通拥堵。积极探索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促进交通大数据交易流通和共创共享。

完善市区两级联动的次支路规划建设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完整街道体系。进一步优化市、区两级交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全市精细化交通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细化支路功能,践行“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增设街道家具小品,激活街道活力界 面。配合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等全市重点发展区域同步推进内部次支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停车运营管理智慧升级。充分发挥城市社区作用,把停车治理工作下沉到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停车管理工作格局。按照控制通勤停车需求,优先满足居住夜间停车需求和公益服务停车需求,适度满足商业停车需求的原则,加快推动全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探索推进共享停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主动服务,简化投资建设、经营手续办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拓展电子收费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停车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借助智慧化的执法设备、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违停取证等手段,利用多级力量联动督促停车管理违章查处,强化停车秩序管理,加强停车执法力度。

第二节提升全人群全过程无障碍交通服务品质

持续推进无障碍交通设施建设,营造更高品质的出行环境。关注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出行需求,构建连续的出行网络,为弱势群体划定独立、连续的步行和骑行空间。加强新建道路、平面和立体过街设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盲道、人行道上缘石坡道、二次过街岛缘石坡道、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无障碍坡道等重点无障碍设施,保障所有新建及改建交通设施无障碍建设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交通枢纽无障碍入口通道、盲道、轮椅坡道与梯道、无障碍垂直电梯、扶手、低位服务设施及无障碍标识。加强机动车交通管理,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主要活动场所300米范围内道路应实施机动车限速措施,并配套设置相应的限速标识。基于儿童视角,在道路出行系统中通过趣味化设计,形成丰富有趣、激发儿童兴趣的出行空间。

提升区域辐射力强、客流量大、多方式衔接的客运枢纽服务体验。紧凑布局西丽、机场东等规划枢纽,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旅客体验。在深圳机场、深圳北站等既有枢纽引入短驳设施,提高旅客通行速度,优化枢纽内部步行时间。推动友好型枢纽升级改造,提供无障碍、人性化通行便利。重新整备枢纽标识系统,结合客流组织优化标识空间布设,科学友好设置版面。增设旅客互动系统,提供景点、活动等信息,完善旅客服务系统。建立枢纽信息化整合平台,整合发布多方式交通信息。

持续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推进一批品质提升工程。持续开展交通拥堵热点改善,滚动实施“短平快”工程。在交通拥堵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和各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治堵工作机制。持续落实交通综合治理奖励机制,调动激励市区两级加大交通拥堵治理投入。在前海片区、留仙洞片区、科技园片区、深圳北站片区等区域,推广一批多专业融合、跨部门协同的街道品质提升工程。加强重点片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治理力度,每年实施一批“短平快”的治堵工程。改善路侧公交专用道、公交拥堵节点和站点,建设一批路内调度点,实现公交运行速度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改善慢行片区步行设施、自行车网络以及风雨连廊系统,提升慢行出行品质。开展路口交通组织、渠化改造、交通设施完善,实现道路运行环境的改善。开展学校、医院、机场、大型园区等重点拥堵片区综合整治。

加强外围重点片区巡游出租车服务。加强二、三圈层重点片区出租车、网约车充电桩建设,破除充电对巡游车的服务障碍。鼓励区政府、辖区管委会研究制定外围地区鼓励巡游出租车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的针对性策略。持续加大无障碍出租车规模,保障弱势群体无障碍出行。

第三节构建更加绿色集约的运输服务发展格局

加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新能源运输装备运用,推进充电设施、岸电设施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运用,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交通运输设备。建立绿色低碳客货运输体系,优化客运组织、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推进绿色货运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结合河滨、溪谷等合理设置绿道,并做好绿道与不同等级道路、轨道、停车场等衔接,设置指引标识。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推进绿色低碳管理能力的建设,完善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的法规标准。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慢行交通的设施供给与服务品质,建立便捷连通、舒适宜人的步行网络,促进居民健康,营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依托高密度路网系统,构建完整的步行网络,充分保证基础设施完整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加强骑行环境的配套升级,提升自行车出行的吸引能力。结合建筑退线空间,统筹设施带、步行道和建筑前区设计,保证行人良好步行条件,提高步行网络布局的连续性。结合轨道站点客流特征,合理布局轨道站点周边自行车停放点。以“高密度、小规模”为原则,在人流集中片区、工作生活区域规划自行车停放点。共享单车配合电子围栏技术,私人单车与共享单车共用空间,规范单车停放秩序。

进一步完善慢行出行网络,打造安全、连续和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加大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的建设力度,通过压缩机动车通行空间、压缩机动车路侧停车空间、鼓励结合建筑物退线空间、利用富余绿化带资源或慢行空间等多种方式,完善自行车路权。规划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和慢行骨干网,完成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建设,打通12条慢行骨干网节点。以轨道站点为中心、主次干道为重点,建设1500公里以上高品质自行车专用道。充分保障非机动车车道路权,明确道路横断面形式,新建或改造自行车车道宽度原则上不少于2.5米。

提升道路空间生态和景观环境质量。深入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交通设施与水土资源等和谐发展。优化道路绿地配置,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实施交通设施的绿化装饰,加大道路空间的生态体量,提高道路空间艺术品质,营造更具亲和力的交通环境。

完善新能源充电设施布局。进一步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在充电设施领域应用,完善加强新能源充电设备布局规划,提升新能源车辆充电保障能力。充分挖掘现有充电桩的充电能力,结合公交车辆实际充电需求,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充电桩建设。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探索人工智能移动式充电桩,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充电桩资源浪费。

加强绿色低碳出行宣传。深入机关、社区、校园、企业等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倡导市民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方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强交通文化建设,提升交通参与者责任感、包容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第四节构建保障城市运行的交通应急治理体系

持续深化交通运输安全责任体系。建立职责明确、边界清晰、制度完善、各负其责、闭环管理的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层级责任链条,确保监督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依法依规从事安全生产活动,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完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工作,定期开展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对风险点、危险源实施清单管理。强化道路水路运输、港口营运、公路水运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预测预警预控和过程监管。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分析,提高安全生产决策科学水平;发展互联网+交通运输安全,充分利用信息化、云计算、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地理信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和平台,提升行业安全预警预防预控和应急救援处置现代化水平。鼓励支持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平台推广应用,推动在大型营运车辆安装驾驶行为视频监控系统、防碰撞系统,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

打通交通救援综合网络,提升应急响应能级与水平。完善全天候、快速响应的“地面+空中”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依托高快速路应急车道、公交专用道建立成体系的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网络。抓住国家推行航空医疗契机,强化医疗联合试点保障能力,构建全面覆盖的空中应急救援网络,推动公共应急救援。加强与应急、公安、消防、气象、环境、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相互配合,完善交通救援应急会商机制,形成跨部门应急联动合作机制。逐步将交通安全应急救援相关指标纳入卫生与健康、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机构设置等相关规划。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救治联动工作机制,做好事故伤员医疗急救工作。建立与医疗部门互联平台,保证交通事故中救治车辆的快速通行保障,有效提高受伤人员救治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