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地产 - 市场 - 正文

二三线城市引才: 东莞拟三年内新增近9万套人才住房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住房供给渐成二三线城市引才抓手: 东莞拟三年内新增近9万套人才住房)

1月4日,广东省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官网发布有关《东莞市住房建设规划(2017-2020年)》征求意见稿。

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东莞市规划新增住房供应量(含货币补贴)为47万套。其中,新增商品住房有效供应27万套;新增人才住房8.7万套,包括实物供应4.2万套,货币保障4.5万套;新增保障性住房货币保障3.4万套;新增租赁住房有效供应7.9万套,包括公益性房源1.7万套,市场化房源6.2万套。

受访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东莞此次规划,重点调整住房和土地供给制度,相关政策有明显的多主体、多渠道、分层次、精细化特征,将对当地房地产市场产生长远影响。而将住房规划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也反映了二三线城市“人才之争”的新思路。

新增8万套租赁住房

在东莞的此次规划中,如何多渠道稳定住房供给和房价,以及如何发展租赁市场,成为其住房体系内容中,最主要的两块。

在多渠道供给方面,该规划多次强调了要衔接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强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联动,合理控制商品住房供应规模。

具体来看,是要结合东莞市商品住房库存量特征和空置率情况,优化商品住房的库存周期。适当增加商品住房的有效供应,缓解库存量较少或不足的情况。到2020年,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控制在18个月以内。

而在发展租赁住房方面,规划从建设租房监管平台、发展租房供应主体、保障承租人权利等多个方面布置工作计划,划定了新增租赁住房有效供应7.9万套,包括公益性房源1.7万套,市场化房源6.2万套的目标。

其中,规划在税收层面动作较大。规划提出,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对个人出租住房的,由按照5%的征收率减至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承租住房的租金支出,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统筹研究有关费用扣减问题。

针对租房增值税的征收,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谈锦钊表示,租房减税是必然趋势,税率要合理,纳税人才有交税意愿,目前房屋租售比总体偏低,税率制定在1.5%是较为可取且符合形势发展的;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提供服务,不可光征税不管理。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进一步指出,目前各地政府都在筹建租赁住房平台,在其上进行服务租赁交易和管理,百姓放心交易、数据公开,将便于确保征税效果。

分层次供给人才住房

此外,规划在人才住房方面的政策,同样引人关注。

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人才住房8.7万套,包括高层次人才住房实物供应2.9万套(租赁型高层次人才住房0.75万套,产权型高层次人才住房2.15万套),基础型人才住房5.8万套(实物供应1.3万套,货币保障4.5万套)。

其中,产权型高层次人才住房原则上采用先租后售方式实施。基础型人才住房是配租给基础型人才的公共租赁住房,只租不售、周转使用,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房源为成套住房或宿舍型住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晖认为,这一政策既符合住房政策精细化、分层化的趋势,也与当地制造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情况相关。

实际上,在一线城市落户逐渐收紧、置业难度增加的背景下,过去一年,二三线城市的“人才大战”高潮迭起。

去年中,武汉率先喊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6月29日,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

而随着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顶层设计先后定调下一时期的住房工作基调,住房补贴和人才住房供给,开始成为各地“人才大战”的主要抓手。

南京市发布《人才安居办法》,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

而武汉则在年底推出了“房票”制度。持有房票(人才住房券)的非武汉市户籍个人,可不受限购政策制约,购买首套住房。

而据媒体报道,郑州或将在元旦后执行《非郑户籍人才购房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同样放开了对符合条件人才购买首套自住商品房的部分限制。

王晖指出,“人才大战”的各二线城市,普遍是前一轮楼市上行周期的热点城市,年轻人购房压力较大,同时,住房补贴有利于人才引进后的长期稳定。因此,近期的多个城市的人才住房政策,既有政府从市场出发的施政考虑,也显示着人才引进从“务虚”走向“务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胡刚则表示,在吸取吸引人才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未来城市政策的制定将可能根据人才对城市的实质贡献、工作年限、留任意愿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根据贡献程度加大支持力度,如提供较低价格的产权住房,甚至由政府补贴赠送住房也存在可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