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地产 - 专题 - 正文

观点直击 | 华润置地 2024年经常性业务利润贡献首超百亿

来源:观点网 2025-03-27 02:0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去年,华润置地经常性收入业务利润贡献首次超过百亿元。

(原标题:观点直击 | 华润置地 2024年经常性业务利润贡献首超百亿)

观点网 2025年,华润置地开了个好年。

最新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华润置地在今年前2个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约251亿元,对应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为107.3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了21.8%和8.7%。

连续两个月合同销售录得正增长,背后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销售情况快速回暖,华润置地因此受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策方面也有利好,不久前两会就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在此基调之下,华润置地对开发销售型业务有了更积极的动作。今年年初至今,华润置地已成为业内土地投资力度最大的企业之一,前2个月权益拿地金额超200亿元。

当然,华润置地经常性收入业务(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以及生态圈要素型业务整合而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去年,华润置地经常性收入业务利润贡献首次超过百亿元。因此在27日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也将相当一部分重点给到了这一板块。

开发毛利率触底?

华润置地去年的业绩表现出现“增收不增利”。

资料显示,2024财年该公司实现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2788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开发销售型业务营业额为人民币2371.5亿元,同比增长11.8%;经常性收入业务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6.6%。

但同时,该公司毛利同比下降4.5%至603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25.2%进一步下降至21.6%。

股东应占净利润录得256亿元,同比下降18.5%。股东应占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12.5%下降至9.2%;核心净利润则同比下滑8.5%至254亿元,核心净利润率从11.1%下降至9.1%。

不难理解,利润率的持续回调,主要原因来自开发销售型业务的“掣肘”。过去几年,华润置地将资源往一二线城市倾斜投资上尽量往能级高的城市走。但与此同时,它要面对行业整体“盈利难”的问题。

2024年内,华润置地开发销售型业务占集团总营业额比重为85%,但核心净利润的贡献占比却不足60%。

同期,华润置地结算了1065万平方米的产品,一线及二线城市收入占比提升至90%,结算均价也上升24.3%到22262元/平方米。

但相应地结算单方成本上升得更快,升幅达到30.8%至18439元/平方米。该数据2023年全年为14102元,2022年全年为10928元。

18439元结算成本中,土地成本从2023年的7355大幅提升至11382元,占了大头;建安成本小幅提升至6051元;利息成本基本持平,为743元。

这最终导致开发销售型业务结算毛利率仅为16.8%,而2023年的数据是20.7%。

对此,来自参会投资者的分享,公司管理层在投资者会上回应称,预计在2025年-2026年,公司的开发销售型业务结算毛利率会差不多实现触底。“而签约毛利已提前到2024年,最慢在2025年已经在持续往上走。”

市场回温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随着各大支持性政策出台,市场出现快速回暖。华润置地管理层对此的信心也比较足。

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徐荣在业绩会上表示,去年四季度市场销售快速回暖,主要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增量政策组合拳,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今年以来,尤其是春节以后,房地产市场热度也在迅速恢复。”

其透露,市场信心的回升还是比较迅速的,公司最新录得的旗下楼盘周度来访量接近去年12月水平。

资料显示,华润置地2025年总可售货源在5009亿元,其中89%位于一二线高能级城市,住宅产品占比77%。

其中供货节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2025年Q1只大约新推9%的货量。但目前来看,销售情况不错。如上所述,华润置地今年前2个月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额约251亿元,同比增长了21.8%,是非常难得的双位数增长。

另外,去库存仍是重要的工作。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李欣在去年中期业绩会上层曾提及,房地产行业已全面进入存量时代,华润置地开发销售型业务过去有依赖增量的惯性思维,目前工作重点和重心已转移到库存去化。

在2025年的供货中,则有42%是过去的存货。

拿地方面,2024年华润置地拿地力度有所缩减。全年拿地29宗,新增土储面积393万平米,权益面积282万平米;一、二线城市投资占比94%。总拿地权益金额为526.47亿元,大约是2023年拿地权益金额的一半左右。

但事实上,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华润置地拿地步伐逐步加快。单第四季度就拿下了16宗地块,占去年全年拿地数量的55%。

2025年以来,该公司拿地也相当积极。但管理层并没有给出更具体的拿地预算指引,首席战略官张鑫仅表示会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守住现金流安全底线。持续落实三调,也就是调节奏、调结构、调布局的策略。

在投资者会上,管理层还补充到,预计今年高能级城市的土地供应同比将会有所增长,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结构性机会将会多于去年。华润置地也会密集关注相关机会。

当然,华润置地的底气是良好的财务情况。截至去年该公司年末现金储备1332.1亿元,同比增长16.5%,总有息负债率39.6%及净有息负债率31.9%维持在行业低位。

第二曲线

经常性收入业务是业绩会重要表述的要点。2024年,华润置地该板块业务增长十分亮眼。

资料显示,经常性收入业务去年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6.6%。利润层面,贡献了核心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8.2%,核心净利润贡献占比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至40.7%。

事实上,在去年上半年业绩中,占总总营收25.3%的经常性收入业务,就已贡献了51.4%的核心净利润,首次超过开发销售型业务。

在行业住宅开发盈利能力逐步下滑的如今,经常性收入成为了华润置地提升利润率的路径。

据分享,管理层在投资者会上提到,过去公司曾对经常性收入业务利润贡献占比做过一定规划,当时预计是到“十四五”末期,占比会在15%左右。但这几年市场发生了不少变化,经常性收入业务增长明显,相对开发销售型业务毛利率在下滑,导致占比要比规划的更快。

按照最新预计,到2025年,经常性收入业务对核心净利润的贡献占比会达到45%以上。而长远来说,比较均衡的目标是约各占50%。

经常性收入业务中,大资管业务被特别提及。在过去的2024年,华润置地在大资管业务投注了许多精力。

截至2024年末,华润置地资管规模达4621亿元,同比增长346亿元,增速达8.1%。而随着华夏华润商业REIT和有巢公募REIT的成功上市,华润置地目前已初步实现“投融建管退”资本闭环。

早在2023年度业绩投资者会上,管理层就曾提到,未来3-5年华润置地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资产从REIT扩募渠道退出。“5年以后,可能的话就做到300亿到500亿元规模。”“

最新消息,华夏华润商业REIT已宣布计划进行扩募,注入资产是苏州昆山万象汇项目。据悉,苏州昆山万象汇2019年开业,项目总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商业体量在18.18万平方米。

业绩会上,公司首席产品官、董事会副主席张大为就表示,公司未来会加快资本循环,通过公募REITs等金融化手段实现项目的退出,退出的这些资金用来对新项目投资,保持优质商业项目的投资强度。

“目前公募REITs的扩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同时公司也在研究推进私募REITs等产品。”他说。

以下是华润置地2024年业绩发布会问答实录:

现场提问:管理层如何看待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随着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以后,在管理层看来,公司未来要在新房市场继续稳定保持领先,核心的竞争力来自哪里?

徐荣:去年四季度市场销售快速回暖,我们觉得主要是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增量政策组合拳,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降低了购房成本,释放了潜在需求。同时优质地段新规产品批量入市,凭借升级的产品力也吸引了大量客户,推动了市场回升。

那么今年以来,尤其是春节以后,房地产市场热度也在迅速恢复。我们录得的周度来访量接近去年12月水平,显示市场信心的回升还是比较迅速的。

尤其今年两会再次强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确定了这个目标。我们觉得中央的政策是明确的,我们也是对此有信心。随着更多支持性政策出台,我们认为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这个行业的高库存压力依然存在,长期稳定依然需要重新建构一个大的商品房供求平衡关系。那么近期也依赖于商品房收储,房贷利率等政策的落地的节奏与力度。

我们觉得市场现在已进入了一个精益化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去做好相应的提升。无论是从这个产品的、从精准投资、精细化的运营、供应链、全方位的营销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提升的,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

对于华润置地来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就是通过片区统筹的手段,会不断强化投资开发运营的一体化,强化我们投资开发运营商的角色和内涵,通过全链条的价值挖掘来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华润置地也在构建一个好产品的体系。好产品加上华润置地固有的品牌优势,是我们能够在未来的新房市场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的支撑。

现场提问:华润置地大资管业务转型中的核心策略是什么?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接下来面对行业整体盈利空间收窄的挑战,公司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资管规模的增长路径,以及资本循环的畅通?

张大为:大资管业务是公司重要的模式和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公司的大资管业务布局已经走在行业的前列。

一是构建了运营能力领先的产业运营平台。包括华润万象生活、有巢公寓、酒馆公司和文体公司等这些运营平台,确保了我们资产价值持续的提升。截止到2024年,我们的管理规模已经达到了4621亿元。二是打通了资产退出的金融化通道,包括租赁住房REIT,商业REIT。其中商业REIT上市以来经历四个季度分红,年化分派率5.08%,良好的兑现了业绩承诺。目前公募REITs的扩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同时公司也在研究推进私募REITs等,进一步完善覆盖资产全周期的金融化通道。

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资产和资本的循环,持续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和现金流的创造,实现大资管业务在规模上和效率上的全面领先。

目前有五方面的具体工作在全面的推进。一是加快资本循环,通过公募REITs等金融化手段实现项目的退出,退出的这些资金用来对新项目投资,保持优质商业项目的投资强度;

二是坚持城市深耕的战略,在核心城市继续推动“一城多汇” 、“多城多汇”的商业布局,提升城市商业地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筑牢商业的护城河;

三是坚持轻重结合的策略,加大商业轻资产的拓展。围绕经济基本面好、产业基础好的城市群,获取优质的资产;

四是加大存量项目收并购的拓展力度,这个拓展也是聚焦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关注存量项目收购机会,积极获取优质的存量商业项目;

第五是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24年公司开展公募REITs项目的标杆门店建设,形成了市场化的运营管理标杆体系,持续开展内外部对标,打造了行业领先的运营能力,提升经营效率,也持续的提升资产价值。

现场提问:公司这几年经常性业务利润贡献占比,保持了一个很好的增速。从今年来讲,管理层对今年有没有一个更高的目标,或者说有一个怎样的业绩指引?

郭世清:我们从2023年开始单列经常性收入以来,都是在稳步的增加,预期25年还是会稳步的增加。

不管是华润万象生活的商业管理、住宅物业管理,还有我们生态圈业务包括代建代运营,每个小的业务单位都是在增长的。所以经常性业务,贡献的核心净利润一定会稳步增加。同时,它对整个华润置地的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里面都会增加。

我们预计2025年,它对核心净利润的贡献占比能进一步提升到45%以上。

现场提问:房地产行业全面进入了存量时代,华润置地接下来会如何调整投资策略,提升存量资产的运营效率。管理层在前面也提到第二增长曲线,它能够形成怎样的规模支撑?

张鑫:在整体的大的策略上,公司始终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守住现金流安全底线。持续落实三调,也就是调节奏、调结构、调布局的策略,推动公司土储资源的换仓和结构的优化。

在增量投资方面,最近三年公司一直来是坚持城市聚焦和深耕的策略。新增投资重点关注一二线高能级城市主流的区域,主流的客户和主流产品。一二线城市的投资占比高达94%,北上广深杭成等这些核心城市占比达到了72%。

同时再继续严控可售共建的一个投资,新增住宅货值占比高达97%。另外在存量方面,一方面还是持续的加大库存的去化,同时积极利用中央的支持性政策,加大土地盘活的力度。

资源换仓的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目前公司一二线城市土储占比达到了82%,土储的规模和结构能够满足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润置地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